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院围绕海洋渔业装备特色,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及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等 “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效果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行业性地方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0-0168-04
  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教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 要求各高校明确办学定位和转型路径,以需求为导向,把握转型内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1-6]。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76年,为原大连水产学院渔业机械系,是大连海洋大学建设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工科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先后获批“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同年,学院获批“辽宁省现代渔业生产过程与装备工程综合实训平台”。为贯彻落实《大连海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学院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重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抓手,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优势。
  一、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学院以转型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海洋渔业装备特色,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及创新创业实践等 “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校内综合训练、校外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对接相应的项目。
  1.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模块以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动力工程实验中心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基本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体现与理论课教学的相互衔接和补充。
  2.校内综合训练
  校内综合训练模块包括工程训练、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学生的认知、操作和创新能力,如图2所示。工程训练是学院的特色实训项目,共有包括其他学院在内的7个专业设置了工程训练课程,学院依托应用技术学院的设备、场所开展工程训练项目,包含钳工、车工、数控技术、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实习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金属材料的冷、热加工过程。认知实习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认知能力;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相关课程教学任务之后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是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课程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前期理论、实践知识,学生独立完成复杂机器的设计,主要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设计)评阅、答辩等环节,由学院、专业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落实完成。
  3.校外专业实践
  校外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是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技能培训等。其中,生产实习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工艺参数选择等为主,毕业实习以观摩、参观机械产品加工过程为主。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包括科学研究训练、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第二课堂活动等。学院充分利用机械工程实验室和动力工程实验室的教学平台、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的创新平台以及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鼓励和倡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院根据《大连海洋大学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做好学生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认定工作。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主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讲座报告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经审核认定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校内实验室建设
  利用国家财政、辽宁省以及學校的实验室专项建设资金,加强机械工程实验室、动力工程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改善实验设施环境条件,做好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保证实验开出率和设备台套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主动适应实验室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实验的需要,制定《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创建《机械工程虚拟实验室及其教学管理平台》,开设的实验项目有:数控加工仿真实验、减速器虚拟装配实验、带传动性能测试仿真实验,弥补了现有实验设备和场地的不足。   2.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学院根据机械动力类专业的特点,以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第三制冷设备厂、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为主,建立机械类专业加工制造实习实训基地,以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大连辽南船厂、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腾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建立能源动力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三)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且综合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通过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外聘企业教师、青年教师企业锻炼、实践技能培训等方式,满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人员的考核与管理,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鼓励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教授等骨干教师参与实践教学。
  (四)实践教学管理
  1.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含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实验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切实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做好实践教学的管理、组织与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创新工作。
  2. 制度管理
  学院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检查和质量监督措施。学院根据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学校有关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如《机电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章制度》《机械加工操作流程》等,以保证实践教学的安全、严谨、规范。
  3.教学材料管理
  学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指导书、教学计划及具体安排等重要教学材料,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方法等。
  4.运行管理
  每学期初,学院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组织好实践教学的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计划、大纲、指导教师、经费、场所和考核等各个方面工作。做好实践准备、初期安排落实、中期工作开展和结束阶段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等环节。加大对基地建设和实习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切实保证建设效果和实习质量。
  (五)创新创业实践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开展自主科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通过科研训练、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学院多次举办“开拓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数字化设计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校内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作品大赛、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图3—图6所示。
  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院按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改变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推进实验教学课程的独立建立。适当减少基础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促进虚拟、仿真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改进考核方式
  学院不断改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严格考核管理,突出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完善实践教学的检查和评价方式。通过实习现场答辩、机械装置演示操作、机电产品质量鉴定等手段,推进以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考试改革。
  3.加强实习质量管理
  学院重视各类实习教学环节,改变传统的参观式实习,强化体验式、实操式实习。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习方式、实习内容及考核的研究,不断提高实习质量,做到实习有目的、有计划、有动员、有检查、有总结。
  三、取得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的实践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省级及以上教研教改立项10余项。近3年,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20项,受益学生200余人;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辽宁省机械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项目50余项,获得省级奖励30余人次,受益学生100余人次。
  四、结语
  学院以转型发展为抓手,搭建了课程实验实习、综合课程设计和校内外综合实习实训等四年不断线、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形成了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构建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新模式,有序开展了模块化课程培训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为行业性地方院校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洪田.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73-76.
  [2] 蔡卫国,杨春光,马先英,等.机械动力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6):18-20+23.
  [3] 刘梦琴,邝代治,冯泳兰,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89-193.
  [4] 马永红,陈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视角[J].高教探索,2018(3):5-13.
  [5] 陈慧敏.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6):11-14.
  [6] 戴亚虹,李宏,邬杨波,等.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89-195+225.
  [7] 李勇峰,侯江华.面向工程认证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大学教育,2019(1):10-12+16.
  [8] 蔡文娟.基于高校應用型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8,(4):157-159+162.
  [9] 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10] 苑迅,郭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4+19.
  [责任编辑:陈 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8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