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文阅读:掌握病例,巧避错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房福建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阅读题的重头戏,可谓得此者得高考。但成也此败也此,很多同学要么身陷文本迷局不知所措,要么乱写一通杂乱无章,要么片面作答丢三落四,要么笼统平泛缺少概括,要么脱离文本盲目拓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就从2011年高考考场上的几个典型病例入手,窥豹一斑,教同学们明辨是非,走出现代文阅读的解题误区。
  以量取胜 平均用力
  不管是理解题干信息,还是整合解题思路,关键词往往是成败的关键。题干上的关键词往往具有限制和提示作用,如“表现手法”“赏析”等:阅卷时有评分细则,其赋分要点也往往落在关键词上。如果不明就里,解析题干时会山穷水复疑无路,回答问题也会拔剑四顾心茫然。
  典型案例1 2011浙江卷选取z罗斯小说家米哈依尔・1多尔7夫的《第9车{》,讲述“我”的一次乘车经历和基辅读者反映的乘车遭遇。第11题就“作用”层面来考查“我”的经历:小说开|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常见错误1 ①小说开篇故事具有铺垫作用;②引出下文故事;③突出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
  名师诊断 本答案评为1分,要点残缺,且展开不足。本题考查“我”的一次乘车经历的作用,关键词是“作用”,就要结合文本的最重要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同学们肯定能想到铺垫、衬托等作用,这是开头叙述情节的一般作用,但是病例中第一点没有展开:再者还要结合文本内容,看清这一情节中现象的实质,进而分析出“突出现象普遍性”的作用:最后是针对两次经历的相同之处看本质,病例第三点过于片面。
  高分策略 可抓住关键分点阐释,共3分,一点1分。答出“铺垫”,并且说出引出下文第9车厢的故事,得1分;答出“衬托(或强化)”下文第9车厢故事的叙述效果,得1分:答出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突出小说的主题效果等,得1分。要点为“铺垫”“衬托(或强化)”“普遍性”,并且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展开。
  常见错误2 ①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②“我”的经历与下文的经历有相同之处,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名师诊断本答案评为2分,缺少关键词,概括性不足,第一点核心为“铺垫”和“引出下文”,病例中遗漏了“铺垫”:第二点核心为“衬托”和“强化效果”,病例解读有失偏颇:第三点核心是由点及面和“突出”“普遍性”,病例概括性不强。
  高分策略 这是有关布局谋篇方面的作用题,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积累常见的答题模式术语,如常见的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辅垫”等,可以迅速切入答题的准确轨道:二是表述一定要具体完备,有针对性,如为何内容埋下伏笔,设置了怎样的悬念,为下文何处做铺垫,等等。
  正确解答 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备考提示解题突破在题干,关键信息由此诞:解答之时要概括,关键词语莫可缺。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
  观性试题的决断讲究有理有据,同学们应抓住选择|要点识破陷阱,不能=进牛角}。有同学在实战中要么,视题干中的“推断”“理解”等能力考查提示,要么对选择|的理解与原文信息脱节,要么误人命题人设,的陷阱而茫然无序。如果不能对题干、题|、原文信息以及设题要点等有一个整体认识,当断处不断,就会陷入迷局。
  典型案例2 201 1重庆卷的社科文选取了个性化报纸――“niiu”,在介绍其模式特点时~ 显了新科技、新理念。第7题则是从文本内容出发的推断题,必须洞悉命题者设,的陷阱。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变成了V式=富的自助【,能改变读者阅读习口,养成鲜明个性。
  B,“niiu”在短短的30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业和出&业“9命”的成功。
  c,“niiu”要求合作!伴要有内容的保(和广(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
  D,“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的喜爱。
  常见错误 选B或C。
  名师诊断由题干信息“推断”可知,选择肢的表述都是出于原文而又由此推断开去,选A、B、C者都掉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之中。A项认为niiu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爪个性是错误的,它并非使读者养成鲜明个性,而是根据读者阅读习惯来确定报纸内容,也并非改变读者阅读习惯,这属于“主客颠倒”的陷阱。B项认为niiu的成功说明了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是错误的,原文用的是“试水”,目前只是试验阶段,并不能断定革命成功,这属于“把未然当作已然”的陷阱。C项绝对化表述,原文使用的是“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并非就是“改变”,这属于“偷换概念”的陷阱。
  高分策略 解题时一要有语境意识,做好选择肢和原文信息的比对,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切莫断章取义,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要明了命题者常用的设置陷阱的套路,比如“望文生义”“绝对化”“偷换概念”“强加因果”“扩大或缩小范围”“未然与已然”“主客观倒置”“无中生有”等,结合相关信息迅速决断。解答这类试题要胆大心细,准确对位,切莫在细枝末节处纠缠。
  正确解答 D
  备考提示客观选择要审慎,关键细节务比对:火眼金睛识陷阱,当断之处莫犹豫。
  三 蜻蜓点水 HOLD不主
  探究类试题的解读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切#尝$止,更不能天马行空、随意发挥。可在具体解答时,要么思维受限,找不到探究的角度,要么脱离文本s目拓展,要么观点与理由如%水分离。如果不能精准地。析探究的要义,那何谈放得开收得&?
  典型案例3 2011浙江卷《第9车{》的第15题就是探究小说的情感主旨――“口性思维”和官’主义作风,在解答时既需要深&概括。又需要有效收放。题目中问道:第9车{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常见错误 ①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生活中不要武断地看待问题,错了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列车长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并且导致错挂的两节车厢不能得到纠正。②还告诉我们要负责任,面对问题时要找准症结所在。我们不能对工作不负责任,应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否则差错越变越大。
  名师诊断 本答案评为4分,病例①中的“承担”和②中的“负责任”两点之间有重复和交叉,阅卷时合并计3分,无形中丢失了分数:“武断”没有具体阐释看法,扣1分。此题为半开放的情感主旨探究题,“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这类题则是要求把文本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思考”要跳出文本具有普遍性地概括,“你的看法”则要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也就是说,虽然答题方向给的选择空间很大,但原文的事实和理论依据还是要关注的,
  高分策略这类探究阅读要结合文本“入乎其内”,要先由文本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启示,往往富有思辨性,但“出乎其外”,在前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爪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探究题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进行观点的选择、理解和阐释,又要合理联系“你”,参证文本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当然答题中还要有分层意识,准确把握探究题的开发度。
  正确解答 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备考提示探究问题忌浮浅,深挖细剖是关键:思维收放要有度,内外结合要紧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3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