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维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介绍了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字:思维;物理教学;创新思维
  
  一、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
  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1.引入新课时的反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也有说不一定,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3.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例如,讲完曲线运动的新课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它将处于什么状态?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反问。
  C.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吗?
  D.在几个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如果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外力,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二)采用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下面举一个通过习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例子。
  例:一质量m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以Vo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倾角为e的斜面冲上去,当它静止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多少?已知物体m与水平面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且近似认为m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分析:像这样的题目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而要根据u≥tan θ
  u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0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