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闫东霞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整合时,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加入这个过程。而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又能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被动为主动
  2.化无形为有形
  小学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
  3.化抽象为直观
  教学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而多媒体教学具有高超的图形演示功能,能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主动,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启迪思维。学生的学习不仅要获取正确的结果,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时就可利用电教媒体把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呈现出来,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
  4.化繁琐为简明
  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进行演示,把一个圆进行平均分割,分割的数量从4份、8份、16份、32份到任意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便很快把它们拼合起来,并在屏幕上展现出相应的近似长方形。通过对这几个近似长方形的分割拼合演示的观察,学生深刻地理解到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近似于一个长方形。这样的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降低了学生思辨、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也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通道。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作者单位 香河县城内第一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8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