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鸿冰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通过何种途径开展农村的品德与社会课,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开放、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扰,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他们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实践教学 兴趣培养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要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哦教学氛围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引导其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各种意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和创造意识,促使其自主学习,在意境中指引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思维模式,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具感染力。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讲授,利用真人正事来诠释课本上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这种方式使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内容也具体化了。如开展《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能使学生真切的体验到残疾人的生活;2.增进与残疾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针对这一课题的教学,笔者设计了模拟残疾人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和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派的模拟活动都不相同,有的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有的是单手穿外衣,有的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为使学生体验盲人生活,有的活动项目活动要求将眼睛蒙上走路;为了真正体验聋哑人的生活,活动要求只通过手势来表达个人意愿。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等公共场所为残疾人布置的公用设施。模拟活动结束以后,通过班级或班级内部讨论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自身感受,是他们真正理解残疾人的困难,充分尊重残疾人的情感,进而在讨论中萌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同时,使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活同样也能真正做到友爱互助,为残疾人让道、让座;又如一节关于《心中有规则》的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对规则有了大致的了解,让他们明白了人们在共同协商的前提下制定了规则,逐渐引导所有学生对了解规则制定的过程。这是需要指明教学重点,即让他们明白,参与规则制定的每一位同学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中约定的内容,而且每人都拥有绝对的发言权。一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对规则具体要求,再将各位同学的具体要求整理成语句严密的条目。若学生对其中某一条目的意见出现分歧,则经过自由辩论之后由全体学生举手表决,只要半数的人同意就约定这一条目通过,最后终于敲定了一套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我在这时候给学生提了个醒:既然规则是全体人员制定的,那么全体人员必须遵守。待这套班级规章制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问题,全体同学哈可以通过集体讨论,最后再举手表决。通过这种让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章程制定的方式,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化的管理自治的方式,也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性,就应该努力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学习,通过一定的意境来培养学生探究、好奇的的思维活动,教学活动才更具感染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言:“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情感的发展或宣泄并不能通过认知全面的表达出来,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识纯属情感所致,而不是认知水平所能达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诠释了新课程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如上《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了解了个人之所以能够顺利的生活是通过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达到的,我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努力猜想: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这些人以及他们提供的服务,我们的生活又是怎样一个画面?很多学生都积极地阐述个人的猜想,一部分学生猜想:“如果缺少了警察,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还有一部分学生说:“没有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生了病就没有地方医治了。”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去猜想、假设,可使其充分理解那些以致服务于我们生活的人副i我们的生活来说相当重要。同时,我将学校作为重点,并经常播放保安人员的话,使学生深刻体会他们的工作,从而促使其从情感上自觉配合保安人员的工作。
  三、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途径,一般要比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具说服力。未来的一切对于这些学生仍是个未知数,一定的挫折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人生道路中的宝贵财富。但关键在于这样有助于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生活性属于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按照儿童的生活逻辑,重视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培养,鼓励儿童从体验学习和亲身经历中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通过生活生活实践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生活中课堂教学真正寓于实践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也有规则。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针对性地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守则》的重要性。我又一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内容,再小组讨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刻认识到学校规则必须遵守,这是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以实践检验真理,让他们在精神上进一步升华,更牢固地树立遵守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品德更规范,更有章可循。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