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春利

  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教育应以人为本,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是一项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以文本为基础,以课堂为阵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粗浅的尝试和探索:
  一、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爱生命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阅读经典,就是透过岁月的长河与先哲对话。先贤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影响和规范着后来者的心理追求,后人从先贤那里领悟自己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该做些什么,知道生命历程中需要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尽情展示个体生命的壮丽与辉煌。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借助文本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爱生命,对中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之所以为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恐怕根源就在于鲁滨孙顽强的求生欲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他是一位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的英雄。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文本时,除了感受他人性中其他美的方面,更值得提及的当然是对于生命的珍视。当然,这种珍视不只限于人类,也体现在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与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了解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追求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直是困扰着包括哲学家在内的有识之士的终极问题。“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些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文字,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振奋,发人深省。
  纪伯伦的《雨之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的句子:“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学生开始觉得很难理解,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人之初如何,人与物质的关系怎样,人的一生在忙些什么,人离开世界时又是什么样子?”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终于明白:“只追求物质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应该多关照自己的心灵,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心灵深处还需要些什么,这样才能享有精神富足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没有缺憾的。”
  三、看清生命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个体离开母体来到世上,踏上漫漫人生征途,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人生的一切,直面各种挫折与苦难。曹操《龟虽寿》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冰心在《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把生命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一棵小树,阐述生命历程中注定的痛苦和快乐。她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愿你的生命中有更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正是挫折与苦难成就了人生的美丽,丰富多彩的人生才是值得回味的,才是充实而无憾的。生命正因其短暂与艰难,才更值得人们珍惜与热爱。
  四、培养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钱理群先生《以“立人”为中心》一文说:“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应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追求。”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何等豁达; 《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苏东坡在贬谪之地赏月的欣喜与悠闲,虽遭贬谪但不失其志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欧阳修与民同乐的随遇而安;《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地下森林面对恶劣环境、在黑暗中挣扎成长的不屈精神;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都在感染、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让人振奋,令人沉醉。
  总之,教育学生懂得珍爱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清楚生命历程的艰辛与曲折,培养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生命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意识是人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无疑将给中学生奠定深厚的人生基础。生命关怀作为一种教学价值理念,应该闪耀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之中。如何让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切实关照学生的生命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终身学习,值得我们语文教师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和研究。◆(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