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适应新课标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作为一名老师,我努力地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传统文化
为了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教育部发布了课程改革的通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探索就应运而生了。那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适应新课标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努力地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下面就以我的一堂研讨课为例,谈谈我对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课前准备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先备教材,找出本框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备学生。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材料,适当调整了难度,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把重点、难点内化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为了适应课堂教学需要,我课前安排了一个学生小品环节。我只把小品的内容交给他们,并没有教他们怎么去做,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最后由我来验收、指导,以便其更符合课堂教学需要。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去自行组织人选,共同制作一张手抄报,形式不限,只要主题能体现我们的时代特征就行了。也就是说,从课前准备开始,我就注意了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及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三、通过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最好的老师”交给学生,力求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无穷,以吸引学生,以形成愉悦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一开始就能将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授课内容上来,这对我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导入的题材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横古今,包揽世界。主要的是,要贴近学生,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他们所熟悉的事例。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设疑导入、讲故事导入、小品导入、听音乐导入、用漫画导入等等。不管用什么形式什么题材,只要能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能成功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就行了。我最喜欢的导入是设疑。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在本课中,我就采用这了种导入法。我的问题很简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家?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因为他们在《世界历史》中曾经学过。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四个国家,除了中国外,其他三国的名称前均带了个“古”字?这下子,学生可就沉默了。他们陷入了沉思却不得其解,于是,就很好奇地等待着听我的答案。这时的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由民族关系“断层”上去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与学生一起得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内容了。
四、课堂教学还应注意构建知识体系。
任何的知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关联的。可这些知识像一个一个散开来的珍珠一样,虽是整体,却不相连。学生很容易记忆他们的单个体,可是却很难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我觉得在讲授过程中,十分有必要与学生一起去找”线“,再指导他们去”串珠“。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更全面、更容易去理解他们了。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课中,不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还向学生展现了世界一些国家如罗马、埃及、印度、希腊等等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世界文化是怎样促进中国文明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与人讨论。立刻,课堂学习就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愿意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我一直强调: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还要能及时地汲取别人的合理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问题,就把中国文化放进了世界,让学生明了:中国文明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与其他国家的文明一样,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也受世界文明的影响。布鲁姆曾说:“教学与其说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学习结构。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政治教学采取章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知识运用的断裂。我认为可以用”思维导图“法,引导学生构建色彩斑斓的单元知识网络图,并以”网络图“的具体知识点为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联成纵向、横向互相交错的知识网络线,从而构成新的模块知识网络面,再根据知识网络面理解,总结模块特征或规律。学生可以整合原有的认识,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吸纳新的知识,使这个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构建,在构建中不断地丰富、改进和完善。本次研讨课中,我是把前一课题《发展先进文化》与本课相连起来的。在讲《发展先进文化》进我就曾提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在本课中重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正呼应上课的内容。在结尾时我还提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为下一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打下了基础,也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本课的内容与前后两课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是前后呼应的。
五、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第一、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第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总之,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方式是受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以上是本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请大家批评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