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院系就业工作实践与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炜 赵元
[摘要] 就业工作作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基层院系则更要从实际具体的层面积极开展就业工作,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基层院系就业工作的实践,对基层院系开展就业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就业工作 基层院系 针对性 实效性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级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学校主要从宏观和全局的层面对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而对学生的具体工作则主要由各基层院系承担,各院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掌握,因此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实践探索,切实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
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学校的声誉,更直接关系到院系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源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只有院系领导班子首先明确对就业工作的态度,将其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才能为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打下良好基础。首先,落实“一把手”工程,可成立以院系“一把手”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就业工作小组针对院系的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定位提出明确的就业工作思路,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目标。利用全体会议、党政联席会、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座谈会、即时沟通等形势,向全体教职员工宣传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全员参与的必要性。其次,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应该将责任落实到人。指定一名转职教师作为本专业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与负责就业的学生工作干部直接沟通积极配合,随时关注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动态并将情况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教师。同时,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也应主动发挥学生就业工作的督促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利用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实习和就业的岗位。另外,为了进一步明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导向,应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各专业年终考核体系。通过这三个层面工作的开展,在院系形成上下一心,精诚协作,齐心协力关注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做实做细基础工作
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院系就业工作应树立为全体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早做计划,及早准备。在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例如,对于有考公务员、社区工作者、村官以及出国意向的同学,通过讲座、邮件等形势确保他们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及报考时间、笔试面试各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同时积极动员,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就业政策和就业技能的专场指导讲座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的力量,为每名毕业生进行就业深度辅导,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个周期,通过给毕业生的一封信、小型座谈会、等形式督促学生帮助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就业目标,及时与单位洽谈签约。同时,通过班委、信息栏、网络等途径,搭建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就业信息优质高效传递。
三、用心落实人文关怀,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就业意向不清,就业竞争力弱、学业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就业工作当中的弱势群体,这一部分同学,往往缺乏自信,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就业竞争力较弱,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容易出现退缩逃避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和关心。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分管就业工作的相关老师,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关注,以真心诚耐心的态度争取他们的配合和信任,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引导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树立自强、自信的信念,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积极主动的就业态度。在进行信息发布和岗位推荐时,特别留意与这些同学相匹配的职位。同时,根据这一部分学生的特点,设计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等能够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小型讲座,使其掌握实用技能,变输血为造血。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就业工作,是维护高校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广泛建立实践基地
要将毕业生成功输送到社会上,及时掌握就业市场变化,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关键。基层院系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广泛联络校友、走访用人单位,加强与行业的联系,积极寻找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适应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要广泛利用资源,尽可能与行业内外的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择规模适中,前景看好,运营规范的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将学生派到企业,开展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及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以顶岗实习方式进行辅助性工作,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企业指导教师指导的同时,向指定的专业课老师提交周记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现课本理论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对接。实践证明在实践基地锻炼过的学生,在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上都比其他同学有较明显的优势,择业观念和工作态度也更加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五、大力支持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竞争实力
无论任何专业的学生,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水平。基层院系应从政策、人力、财力、物力上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搭建平台。例如,为特色专业资质的获得提供相应培训和考证便利;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性强,应用价值高的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领域知名度高,认可度强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培养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扩大院系和专业的知名度,提高影响力,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增加资本。另外,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更能获得学生、院系、企业三赢的良好局面。
六、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努力培养职业规划意识
就业工作的主体归根到底是大学生本身,如果学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并且有意识的开始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就业工作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直接影响其大学学习、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职业规划意识的形成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院系对学生四年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新生入学教育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题讲座,督促学生尽早选修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二三年级的就业教育则主要在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拓展等就业竞争力提升和就业择业观念树立的方面。而到了大四,则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策略和求职技巧全方位的教育,并且教育学生认真管理和执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层院系在开展就业工作时,要以院系的发展及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探索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工作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