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震 李竹梅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以“人”为逻辑起点,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同样具有深厚的人文性。然而,忽视作为身体主体的“人”的教育,是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之病。发掘体育的人文内涵,丰富大学的通识教育,将大学体育纳入通识教育视野,是提高大学体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41-04
  步入21世纪后,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逐步变为非成“人”的教育,而是成“器”的教育。正如鲁洁所言:“当今的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而传统的大学体育在“体质健康论”的要求和影响下,则过分地关注了体育所改变的生物学目标--身体,而忽视了作为身体本体“人”的需求。通识教育所蕴涵的人文主义情怀指引着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回归到“人的精神家园”中来,而作为大学课程之一的大学体育课程也势必从生物目标的单一教育拓展到“人文”关怀。
  一、正确认识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价值
  开展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思维更有创造性;增强学生生活的感悟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种意义的“通识教育”必然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育,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
  大学体育又可称之为“高等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其所指称的大多为普通高等学校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俗称“公共体育”。其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早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之初,一些前贤对此就有深刻的认识。成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的严复就认为,“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日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虑之强,三日德行仁义之强”,“今者论一国之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众手足体力为之甚”。国家富强必须“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并通过教育手段达到此目的。蔡元培当北大校长以后,强调“健全之精神必宿在健全之身体”,“大学生注意体育为各国通例”,“凡道德为修己为本,而修己为道,又以体育为本。”他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一文中勾画出“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的理想属性,认为体育对人格、服务社会的精神有促进作用。而南开大学的创始者人张伯苓更是认为,“强国必须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主张“强我种族,体育为先”。他把体育放在办学方针的第一位,立志要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现状。被誉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在任教务长时就明确告诉学生:“须知体育之目标,不但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的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但是要的若干银盾、锦标,除此之外,也可以说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他还指出:“清华大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为体育”,并认为体育训练之目的在于振奋精神。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后人认为他“一生有两项活动始终未曾间断:一是科研,另一是体育”。早在留学美国时他就主张:“课余之暇,每日能一二小时体育,则不但可强健体魄,其对于智育及德育亦有善良之影响。”他在1916-1918年间,发表了4篇关于体育的论文,分别是《卫生与习尚》、《中国之体格论》、《中国之体格再论》、《学生之卫生》。针对当时一些学校过分偏重智育的倾向,他提出了“智育故宜重,而体育尤不可忽”的见解。当时浙江大学实行全体学生一律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制度,规定每周每人课外运动两次。竺可桢的观点非常鲜明:“体育课对浙大学生不是无足轻重,体育课缺课、超过限额或考试不及格者必须补修,否则即使其它学分修满也不能毕业。”他强调:“吾人提倡运动,非以运动本身为目的,而是使读书做事之能效加多”,“以运动为一种方法,借此方法完成良好之性格、道德与学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大学校长对体育的教育价值也是有高度认识的。1952年,蒋南翔新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就职致辞》提到:“青年不但要有政治认识、有知识,而且一定要健康,而且健康中又以体育为重点”。1957年,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除了要培养青年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业务的人才外,还同时必须是体魄健全的能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你们看,马老(马约翰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还是面红身健。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50年。”从此“把身体锻炼好,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为清华人的奋斗目标。
  从上述校长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但注重体育的智力因素的功能,也注重体育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他们不仅是“体育强身教育”实用主义的实施者,也是“体育人文关怀”的倡导者。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学体育的人文价值却慢慢被淹没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学体育基本是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宗旨来定位的。“高等学校体育”定义为:“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体育道德的德育过程。”这基本是以“生物体育观”为出发点的。
  近十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体育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提出了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指导原则。《纲要》体现了健康第一、个性化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文化体育等特色,蕴涵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人文主义价值观。健康第一,不再是传统工具论意义上强调健康是学习和工作的手段,而是从人本主义的意义上认为健康是体育的目的,要按照个人的兴趣使人享受体育,保持健康。使人享受体育,充分考虑体育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满足不同个体在体育过程中的精神需求,使个体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方式,并终身持续下去。
  二、充分发掘体育的人文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特别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活动,它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和人文传统的熏陶。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只流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难以理解人生深刻内涵的。因为如何做人的问题,不能仅靠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体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学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不只单纯学习体育知识和技巧,还有生命感悟、社会认知、道德情操、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体验和习得。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

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在体育课上,对那些自信心强、勇于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掌握动作较快的同学,除了予以鼓励、肯定外,还应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安排他们尝试技术更复杂、运动强度更大的动作,或让其充当“小老师”,组织、带动和帮助其他同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而对那些有怯懦、自卑、甚至懒惰等表现、信心不足、掌握动作较慢的学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根据其自身的学习能力简化所学动作的技术结构,发掘他们学习的积极因素,并肯定、鼓励其点滴进步,及时让他们向大家展示所掌握的动作,使其享受成功和被肯定的喜悦,感受同集体共同进步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体育实践需要真正走向“以人为本”,即在理论上科学完整地认识人,在价值上尊重人(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独立人格),在实践中全面塑造人旧身自然的改造、社会化过程的促进、人格的塑造和对人内心深处的理解)。这具体可转化为:在动机上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体人的需求,还要认知到自然人的需求。体育活动的单一表现中要尊重人的行为感知,要引导、尊重、拓展学生的兴趣,使其“心动形随”。在体育活动互动的交往中要主动发现、满足学生对于期望、认同等情感的要求,要关注学生对于运动的本体的能效的掌握、同学间的交流、与教师互动等情意表现,尊重学生任何情感的表现,进而引导其过渡到对于生命、生活、社会和他人的情感认知及对自然和自身的态度。在体育活动持久性的延续中要认可、理解学生的意志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生物人意志多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于自然人意志的感知。认可、理解学生在体育活动多样性的表象中的行为和处理方式,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人格。
  通识教育的目标,其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隐性课程来实现。而体育活动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其作用是巨大的,因为青年学生天性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事实上,体育活动需要体力和心志的巨大付出。学生的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常常面临如何挑战极限、克服极限的问题。除了生理上的极限,更有心理上的极限,克服心理极限有时比克服生理极限更难。而此时练习氛围对于疏导心理和生理不适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长跑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伴随而来的是能量大量消耗和肌肉的疲劳,身体疲劳会导致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意志脆弱。在练习时可以采取分组进行,针对体质较差、意志弱、心理素质差的同学,可安排休息组同学对其进行现场的引导、鼓励、督促;对完成练习后生理不适反应较大的同学,安排休息组的同学采取搀扶、安慰、肯定等手段进行心理安慰和生理抚慰。这样人性化的互助教学氛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顽强品质,而且可以促进同学间互助友爱人格的建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引导,置入文化元素,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利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熏陶,将会对人文精神的传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体育隐性课程涉及学校体育物质、精神环境、人文环境的方方面面,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对全面的。这种影响不仅涉及认知,而且更主要地涉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方面。不仅与身体(生理)有关,而且与心理、适应、道德、文化等有关,体现了对人(指身心完备的人)的全面、积极的影响和关怀。比如体育社团,由具有共同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发起,学生自愿参加、自发参与、自律遵守,教练一般是“老(生)带新(生)”,活动形式是“心向形往”,以主动参与和练习为主。在活动中,体育教师作为服务者、专业指导者,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使学生获得“灵动之心”和“自由之身”的体验,得到柔性的体育感受。建设学生体育社团,它不可能单独为某个特殊群体或个体服务,它一组织起来,就会面对每一个个体,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环境中公平地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体现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独立人格。体育隐性课程没有高不可攀的教学目标,没有机械的教学模式,没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严格的师生关系,没有强制的纪律约束,学生在参与中有意无意地得到感化、受到教育。这种教育不带任何强制性,因而它不是被动的。它能使学生充分地得到一种“身的自由”和“心的解脱”。
  体育隐性课程常常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机制来使学生获得教育体验,这种学习一般不会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几乎是一种自然、轻松、愉悦的(潜在)学习,它践行的是“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即生活”。比如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导引养生术(包括太极类)。其身体的运动方式强调“演练”而不是“练习”,身体对于运动的感知不同于由西方传入的“物理性体育”:它强调“自然”,不追求运动量;它要求“舒适”,忽视运动强度。谈笑坐卧皆养生,从对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对生命和养生的理解,明白“生活皆养生,养生皆生活”。总之,大学体育隐性课程“侧面”、“迂回”、“间接”、“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于“完备人”的关怀。
  三、将大学体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的视域
  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的公共课要发掘人文意蕴,灌注通识教育的精神,这比较容易得到认可,但我们认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有必要更进一步开设体育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体育的通识教育功能。目前在一些大学开设的体育课目虽然并不少,每一门课的目标似乎均标明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以及“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等等。但这些课程往往没有结合具体运动项目确定自身的特定人文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又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容易导致人文精神教育的落空,难以真正贯彻通识教育的意图。
  笔者通过网络观察了国内“985工程”的39所高校,发现这些高校目前全部都开设有各种形式和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把体育列入通识教育专项课程的却很少。在某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列表中看到,与体育相关的只有“奥林匹克文化”一门,而更多大学连一门也没有。很显然,人们对于体育通识教育价值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而对于开发与体育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更存在集体的无意识。
  我们认为,建设体育类通识教育课程完全是可能的、可行的。以“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为例,完全可以打造成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有效性及实用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所蕴含的“顺应自然、和谐发展、整体统一、个性感悟”的养生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它“外练内养、动静结合、刚柔和顺、养练结合”的运作特点体现了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水准对于养生护命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就是要让学生感悟祖国哲学思想和养生智慧,对通识教育的人文关怀作“东方式”的补充。在教学设计上,以教师宣讲、学生演论为手段,以个体感悟、立论为主作评价,以达到“感悟、共鸣”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体验。“导气以令和,引体以令柔”的锻炼,可以缓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方式和高压力的学习工作环境以及日益“丰裕”的功利之心所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不适感,从而引导学生从“养身”到“养生”,使他们感悟生命、养护心灵,从“物质人”回归到“精神人”和“自然人”。只要我们能够本着发展的眼光,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出发,切实发掘大学体育的丰富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与人格养成、智慧陶冶的人文精神相贯通,就能保证其课程的高品质。
  四、结语
  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而21世纪的大学体育教育如果只专注于“身体教育”,而忽视作为身体主体的“人”的教育,忽视作为身体主宰的三驾马车“精神、道德、人格”的教育,那么在未来,大学体育也会“死了”。当前,我们所处的是关于“人”的世纪,“以人为本”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符。因此,大学体育教育的视野也应该回归到“人”的主体上来,不光要关注“身体”的需求,也要关注“人”的需求;不光要关注“生理”上的需要,也要关注“心理”上的需要;不光要关注“社会”的要求,更要关注“心灵”的渴求。大学体育只有充满人文关怀才能踏入“通识”的殿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3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