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格林

  摘 要:科学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使小学科学课程更好地发挥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作用,主要从科学课程设计、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提问引导探究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科学是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课程教育必须要从内容、结构以及功能等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对教学仪器和材料等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探究能力是指现代教育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对学生的能力、态度、品质和精神等方面培养的一个新要求,它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达到目标,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要对科学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通过实物、标本或者多媒体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们以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为例,对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课程设计。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观察,向学生展示四幅与本次实验内容有关的图片,例如,冰遇热变成水、水遇热变成蒸汽、巧克力遇热熔化、铁遇热熔化等,通过图片的展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这些物质状态变化前后及过程的共同特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向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并让学生在第一组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对不同种类和属性物体之间的共性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从浅显易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行学习和探究。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之前两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对不同种类的属性进行区分,并对金属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最后,教师、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来对探讨的结果进行表述,指出其总结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和投影等让学生对其中不同属性的物质进行区分和辨别,这样就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自由而安全的氛围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大胆想象,而安全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采用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友好、平等、民主的良好关系,这样就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并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认知阶段,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他们的这些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其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科学是一门与实验和研究有关的学科,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大胆的质疑和提问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逐渐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对于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王政.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1.
  作者简介:刘格林,男,1966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吉林省柳河县实验学校,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320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