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前移后续”式校本教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楼仙娟 俞海后

  教师是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日益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自然影响到教师的生活方式和教学形式。校本教研也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将日常教研与网上校本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前移后续”式教研
  “前移后续”式教研是一种注重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课研讨的新型教研模式,课前与课后的时间要几倍于课堂实践的时间,它强调同一教研组或备课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性、注重教研的过程与经验积累,其核心在于课前准备和课后研讨,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教育网、教育视频专网的搭建,教师的QQ、个人博客、群的出现,这些平台的搭建,使得教育信息化愈发丰富多彩。新教师以接受为主,老教师以指导为主,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以合作探究、集体研究式进行校本教研。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校本教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有利于教师发展成长。
  1.在前移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参与
  前移即抓住各类研讨课、评教课的研究资源,所有教师参与研讨课前的资源搜集、合作教学设计,对研讨课进行先行研究,从而让同一备课组教师提前介入整个研讨活动,并将教学设计初稿发布于网络平台上。
  前移的研究优势有以下两点:一是改变了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各学科教导不再把管理的重心放在解决一个个的“教学任务”上,而是把“研讨课”作为学校群体教师共同发展的切入口,真正地把“做成某项事情”与“实现人的转变和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每一位处在不同梯队的教师提供成长的空间。二是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每一位教师明确了研究的任务,改变了以往“一人上课一人忙”的点状化研究方式。实践中倡导“一课多案”的研究形式,即针对同一课,每位教师自主备课,形成个性化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2.在后续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反思
  后续即通过研讨课的真实案例,以备课组为单位就整个研讨活动结合每位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日常工作,再次进行后续的研讨和反思,充分利用好整个研讨资源,让每一位备课组教师都能有所收获。
  “后续”活动有以下特点:在后续活动中理解消化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教研组活动中,要选择适合教师、学科的典型案例,集中学习。但是离开实际而空谈理论,是不利于对理论的把握和理解的。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把先进的理念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赋予理念以实践,让广大的教师深化理解。在后续研讨中还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受专业限制,往往对自身思维品质的要求较低。
  二、利用网络开展的“前移后续”式教研流程
  经过近几年“前移后续”式校本教研的探索和近一年的网络平台尝试,我整理了利用网络开展“前移后续”式校本教研的流程:
  其实对老教师来说又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呢!这样的一次校本教研大概需要2周时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讲究快慢结合,如前期可放宽时间,而从“整合教案B”进行“课堂实践Ⅰ”到“评课研讨(一)”只安排一天,从“修整教案C”进行“课堂实践Ⅱ”到“评课研讨(二)”并最终形成“典型案例D”也安排一天,且这些过程必须集中在两天内完成,这样更具时效,也更容易落实。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开展“前移后续”式校本教研宜精不宜多,特别要在典型案例上下功夫,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实施,注重过程,注重参与和提高。但是,网络的利用越频繁对积累和提高则越有利,是实现教案电子化、备课无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平台。
  总之,网络的精彩之处在于创造了超时空的“无限课堂”,“前移后续”式教研的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参与性、过程性和实效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学校对校本教研实效越来越重视。作为教师校本教研和专业提升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教师之间基于诸如博客、QQ等网络平台的学习型组织必然会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