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诊断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文中有三个场面,我们不妨一个一个地看:
  第一个场面,写的是巷口摆摊的老人用灯光为夜归的学生照路的事,这本该是一个温馨感人的画面,――女孩骑车拐入小巷时,正欲收摊回家的老人见了,喃喃说道“都回来了,都回来了”,同时,就手拿起垂吊的灯罩,借光给女孩,并目送她渐行渐远,也许老人每天都会遇到她,为她照路已是个习惯性动作,他做得是那样自然,而女孩也从内心感激老人,但也只是轻声地自言自语:“谢谢大爷”……可惜的是,文中对这件事只有笼统的叙述,缺乏对老人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所以读来不免乏味。
  文中第二个场面,写的是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学滑冰的事。问题是,既然把它称为一道“风景”,那就应有其“美丽”之处,可是却让人看不出来。两个孩子在冰上摔了一跤,在爷爷的示意下,他们自己爬了起来,这样的事情本就很平常平淡,写入文中自然也就不能吸引人。如果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这样一个细节――两个小孩摔得不轻,倒地后,痛得叫了起来,见爷爷奶奶前来搀扶自己,便坚持要自己爬起来,心疼孩子的爷爷奶奶仍执意要扶起他们,这时一个孩子一边说不,一边笑着用手指了指墙上的那条提示语――“亲爱的家长,希望您能放开手,让摔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老人见状,大笑了起来。两个孩子也终于坚持着站了起来。――这样稍作修改,是不是能增添一点亮色呢?
  除了选材平淡,语言上也有问题,如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孩子们的自立,是一道亮丽而又充满无限爱的风景线”“充满无限爱”指的又是什么呢?――是指孩子们对爷爷奶奶充满无限爱呢,抑或是指爷爷奶奶对孙辈充满无限爱呢?好像都讲不通。
  第三个场面,写的是大学毕业生在校门口拍照留念的事。文中原有“满面笑容”四字,我把它改成了“面带微笑”,为什么呢?――如果是刚进大学那会儿,大家在一起合影,完全可能是满面笑容,但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们已不再单纯,思想和性格会变得成熟和深沉,而且同窗好友惜别在即,难免心中怅然,更何况,现在大学毕业生要找一份工作谈何容易,他们面临的将是一段艰难的求职之路,故而他们脑中浮现的未必是“美好的未来”,心中更多的可能是困惑和迷惘。在这种情况下,说“他们都是满面笑容”是不是就显得不够真实了呢?
  综上所述,此文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的基本功方面的。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先要解决语句不通的问题,可学点语法逻辑知识,并学会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句子。至于用词不当,则不应视作单纯的语言问题,写作时,只有从生活实际和内心感受出发来选择词语,词语才能准确到位。二是选材方面的。如果选取的材料本身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那么再怎么写,也只能是平淡无味,这就需要在平时对生活多一份留意,捕捉精彩的瞬间、动人的细节,在写作时也需发挥一点合理的想象,而不要总是拘泥于眼之所见。三是行文粗疏。全文似乎只有粗线条的叙述而无具体的描写,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多读文学作品,看别人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的。唯有描写生动细腻,才算是好文笔。
  从文章的整体来看,三件事情还缺少内在的联系,处于相互游离的状态,好像是各拿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既不能从不同角度来突显同一主旨,又不能用线索一以贯之。这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问题,是一个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加工材料的问题。不能因为文章中标了三个序号,所写的三件事就可互不相关,不是什么样的事都可拼凑在一起。它毕竟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虽然“省却了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性语句”(老师评语),但段与段之间在内容上应有逻辑线索,紧密相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19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