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小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昭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探究性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探究性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利用教材的“探究练习”培养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篇课文后面都精心设计了三道探究性习题。习题设计分“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延伸拓展”三部分,每部分各具特色,自成一体。
“整体感知”题,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体验阅读以后独特的感受。“文笔精华”题,要求学生揣摩精彩的语句含义、言外之意及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语段中加点字、词、句的作用,摘抄课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等。知识“延伸拓展”题,把课文知识向课外延伸,以“课文”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为“引子”,主要内容是课外活动,尽管它也是由课文引发的,但活动内容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如要求学生就文中有关内容加以想象,有的要求谈读后的感受,有的要求进行比较阅读等等。
这些题目形式上丰富多彩,且具有示范性,涉及面广且具有代表性,几乎囊括了语文阅读中可能出现的探究性题型;内容上都紧密关联学生的活动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性资源,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整体感知”题,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懂;其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捕捉文中有用的信息;然后把文中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归纳,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后交流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二、利用学生学习的疑点培养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孟子也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因可疑发问、思考、讨论、求解的过程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中教者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者不宜直接解答,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
如,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有学生指出课本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封”解释错了。课本上解释为“疆界”,作名词用,他则认为应是“划定”的意思,作动词用,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使百姓定居下来,不愿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那么是课本错了还是学生错了,教者没有进行评判,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时有的学生拿出了参考书,有的翻出了《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有的开始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得出结论,课本上的解释没错。理由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是排比句,因此“封疆”的词性应与“山溪”、“兵革”一样是名词,不是动词;另外《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封”有“边界、疆界”的意思,没有划定的意思。学生的“质疑―释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下进行,而且获得了成功,那种自信和喜悦,绝不是老师“给予”的方式所能获得和体验到的。
三、利用学生学习的难点培养
学生在学习时,常会遇到自己难理解的地方,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有的是一个句子,有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教学中,教者要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描写了一个充满光明、青春、幸福的海上王国,可文中开头、结尾两次强调“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你……在梦中”,那么作者描写这梦中的理想王国,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难以理解。教者没有直接讲给学生听,而是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了解屠格涅夫的经历,了解他的散文诗,了解他写《蔚蓝的王国》的背景。学生终于明白了《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是他在接近生命终点时对艰难而痛苦的一生的总结。这时的屠格涅夫旅居国外,远离祖国,病魔缠身,他描写如此神奇、美丽的大海,有的学生说是要表达对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有的说赞美了美好的青春生活,有的说表达岁月已逝的慨叹……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课文的理解,这要比老师讲、学生听效果好得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思考、努力探究的学习结果,无论是思维还是行动学生都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我要学”和“要我学”正是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思想的分水岭。
四、利用作者行文的思路培养
任何成功的文章,行文总有思路。所谓“思路”,它是作者写作的思维轨迹、行文的先后顺序、感情流淌的线索、事情发展的进程,即古人所说的“意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探究作者的思路,就能见到文章的真境,体悟作者的真情,明白文章的真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如,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可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写三峡的风光时,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教学《木兰诗》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中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较略?
笔者注意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旦养成了探究作者思路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五、利用教材中知识的互相交叉渗透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在语文教材里都有所渗透,如能引导学生在知识交叉、渗透处探究,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达到“课标”所要求的“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可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人掉进死海不死?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去了解浮力的知识,探究死海浮力大的原因。又如《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一儿以“日始出时距人近”,一儿以“日中时距人近”,到底谁对谁错,这就要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太阳运动的规律以及光的折射原理。再如《凡尔赛宫》,长长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景观,学生要理解镜廊的艺术魅力,就要理解光的反射知识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总之,语文教材可探究的资源很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途径、方法也很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但愿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在学生身上收获一种“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性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