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动态课堂 精彩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德明 韩艳

  摘 要:精心备课固然重要,但把握机会,巧妙引导更可见教师的独特匠心与教学机智,事实证明,也唯有在生成中方能捕获师生智慧互动的浪花。捕获浪花,机智生成;抓住错误,升华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宜“隔岸观火”,无动于衷,要在其中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方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把握机会 动态生成 有效课堂 教学机智 演绎精彩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上课就像打仗,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打仗之前要考虑好作战方案,同样上课之前要精心备课,教师在上课时方能胸有成竹。也有这样的说法:“课堂如战场,它是千变万化的。”战场上的情况可以说瞬息万变,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学生的思维也不是教师所能完全控制的,因此课堂上也随时有意外生成。
  由此可见,精心备课固然重要,但把握机会,巧妙引导更可见教师的独特匠心与教学机智,事实证明,也唯有在生成中方能捕获师生智慧互动的浪花。
  一、捕获“浪花”,机智生成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此时唯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调整教学预案,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方能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如:一位老师教《郑成功》一文时,他发现一个学生在课本插图郑成功眼睛下面画了几滴眼泪,画完后还颇为得意地展示给同学们看,引得周围学生哈哈大笑,教室里顿时乱了套。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家想想看,郑成功这样一位顶天立地、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流泪呢?”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台湾长期被外国侵略者霸占,现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激动得流下热泪。”有的说:“高山族兄弟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他高兴得流下眼泪。”有的说:“如今台湾依然与祖国大陆骨肉分离,他忧心忡忡,担心得流下眼泪。” 课堂“生成”的消极“事故”经过老师颇具艺术匠心的点拨,瞬间便成了富有意蕴的、美丽的课堂“故事”,“化腐朽为神奇”,也使课堂洋溢着和谐的人文氛围。
  二、抓住“错误”,升华生成
  有些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经常藏着、捂着。其实错误是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在执教一年级《看菊花》这一课时,当讲到人们在菊花跟前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当时我们也在观赏菊花,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孩子们有的说:“这花真是太美了!”有的说:“我真想把这些花拍下来慢慢看。”有的说:“我将花儿画下来送给好朋友。”这时有一个孩子说:“我太喜欢菊花了,真想把它们全部摘下来带回家,我奶奶最喜欢菊花啦。”顿时班上同学议论纷纷,可又无法辩出个是非来。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认为他的做法对吗?想象一下,如果他将花全摘掉,那我们还能再看到花吗?”孩子们直摇头。“是呀,公园里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当中有园丁师傅的辛勤劳动,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它们,不光自己做到,还要告诉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去爱护花草树木,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变得更美!你们说对吗?”孩子们直点头。我又说:“不过这位小朋友孝敬奶奶的美德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更牢固,这种错误往往能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事实证明,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 使课堂充满人文性。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所谓的“生成”是学生故意捣蛋而搞出来的。苏教版第六册《赶海》中有这样一句话:“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手。”一位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这个小伙伴的朋友,看到这种情景会怎么做?”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举手,纷纷回答。一名学生说:“我要把它狠狠地摔在地上,踩它个稀巴烂!”教师微笑点头,受此“启发”,另一名学生开了口:“我要把它剁成肉酱,送它去见阎王。”教师说:“真解恨。”又有学生回答:“我要剥掉它的壳,抽掉它的肉,让它也‘哎哟哎哟’地直叫。”教师仍是点头称是。如此情感体验,远远背离了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这里的“轰轰烈烈”或许比“鸦雀无声”更可怕。
  因此,教师可以期待学生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成“横空出世”,但也不必刻意以求,理想的生成是自然而然的,如行云流水。教师对于无价值的生成要巧予制止,对于有价值的生成,也要区别对待,或者略加点拨,或者妥加“旁批”,当然,如果其价值大大超过原有预设价值,也无妨尽情“演绎”……总之,教师不宜“隔岸观火”,无动于衷,要在其中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方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