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冯骥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明烨

  在天津,熟人们总是亲切地叫他“大冯”,一米九二的个头,老脸上不减当年的热情洋溢,说起话来谈笑风生,天津卫的传奇娓娓而来,然而其中却总透露着一种隐隐的感伤和追念。
  他说精卫鸟是他的偶像,明知道填不平,还要子子孙孙一代代向海里丢石子,因为它们的心中有一个光芒万丈的梦想。
  每当无意间想到了什么,他总是笔尖一动,将偶然流泻出的感受记下来,化做红砖墙角一株不知名的小花,不像某些年轻人,让灵性随着时间一起流掉。
  多才多艺的他,曾因为在众多爱好中抓不准把哪个发展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曾经三次转职,却次次转出精彩的别样人生。
  而现在,在我们这些年轻人忙着被推向考试的重压时,他早已跳脱轮回,飞上了阳光普照的高天,却看见人间的无数小小角落。
  他看见,传承着古老技艺的人们,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平台。这不只是对他们所承之技的一种连根拔除,更是当代人耐不住寂寞,只图一时热闹,苍白,无知――也许还有应试教育摧残性――等等的一种综合的残酷度体现。这些,往往体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他的冰山一角,但这一角足以说明,半个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五光十色的城市,正在毁灭着什么,这种毁灭,进行得悄无声息。
  而他在尽力救赎。虽然已经年近古稀,却依旧热情满满,联系上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难以置信,也都是些老头老太),奔走在神州大地,守护这荒村的最后几点灵光――他乐此不疲,你呢?
  他叫冯骥才,也许你在课文中瞥见过他的名字,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读过他的散文――如果你读了,定然也会眼界大开。
  每一篇散文,都是冯骥才先生思考的一次历程,一个循环,这还包括他灵知觉性之前一直记忆犹新的贫苦的小时候,发生的许多看似平凡,却充满感动和感悟的故事。还有他不知怎么就来了的,最初的那次人生思考。
  冯骥才总是用作家特有的独到眼光,观察着生活中我们从未注意到的很多东西。比方说挑山工,现在早就看不到了,但若干年前他看到了,并且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询问,拾起了一种我们一直没有注意到的精神,把它挂在墙上。
  就算到了西方做学问,他也时时不忘研究文化文明的每个拐角,看看它们是如何留住那些容易被忘却的历史的。
  我们知道,巴黎的标志是埃菲尔铁塔,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巴黎真正的灵魂是先贤祠,更有谁知道巴黎有一座宠物公墓;我们都知道,巴黎书店多,服装店多,可谁知道巴黎街上狗屎多是“天赋兽权”之体现――但读了冯骥才的散文,你一定会轻叹一声“哦”。
  夕阳流入书房、珍珠鸟停在手边、黄山偶遇绝壁松、细雨中访问花瑶寨……感悟着生活中的真善美,他总会想到,这一切的一切是否会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而被疯狂的机械吞没。
  “这空白不能总空着,它呼唤着后世挚爱自己的文化并甘愿为它奉献的年轻人呵。”
  鲁迅说,救救孩子。冯骥才也深知,当下最重要的,便是唤醒年轻人对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生活中浮动的阳光的使命感、责任感,于是,他开起了博客,还专门把散文集里没有的――他自己和其他有识之士――保护传统文化的最新动态和对于所谓“申遗”的理性思考,一一呈现在博客上。
  “七夕那几天,我说不宜将七夕称做‘中国情人节’,其原因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与西方不同。西方的节日主题多为单一的,情人节就是情人们表达彼此的爱慕,母亲节就是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和祝福母亲。中国传统节日却是多重的,比如清明,既有怀念先人与亡故亲友的传统,也是游春赏春迎春的内容;再比如七夕,既是对白头偕老、终生不渝爱情的尊崇,也要显示女性心灵手巧和贤惠聪颖;还有,古代的家族社会十分看重子孙传衍,同时在农耕时代,由于人工劳力之必需,女人生子更是头等大事。人们生育求子的愿望就加入到七夕的节日风俗中来。”
  瞧瞧,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不管曾经遭遇怎样的风雨,却仍孜孜以求地致力于他钟爱的事业。因为他们受益于这些美好的文化,民族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他们不会放弃它们,并全力为此工作。冯骥才正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我们更要注意观察的,是冯骥才先生的语录集《灵性》,在博客上似乎已经连载到两百多条了。
  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主角,为什么变的是甲虫?因为甲虫身体的冰冷、坚硬正暗合了资本主义与工业文明的特点:人情麻木,僵化,一切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所谓“成熟”,也只不过是懂得了怎样看别人脸色而活。总而言之,甲虫坚硬的甲壳,正是工业时代人类缺乏真正信赖和温情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戳破正在成形的甲虫,他不是超人,他是冯骥才。
  
  哦,中学时代……
  
  人近中年,常常懊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滥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律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也做。一心不能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活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
  晚间他把我叫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很生气。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离去。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辑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懊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个时光充裕、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6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