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关注细节,做学生的贴心人
我的学生总说:“张老师管得比我妈还细。”我认为,这是学生对我的认可和赞扬。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平凡而琐屑的,我们全身心投入做好了这些小事,自然就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苗苗》,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样一个情节:苗苗老师在新学期开学前就从学校找到所带班级学生的照片,并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爱好,这样,在第一次与学生会面时,她就一个一个准确地叫出了学生的名字……我永远都记得学生们听到新老师叫出自己名字时那欣喜的表情,也深深懂得了,从细节入手,能很快走进学生的内心。细节是琐碎、平常的小事,却又是宏伟的大事,“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经验积累,细节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敏锐眼光。于是,天气变化时,我会提醒学生及时加减衣服;上课时,看到学生坐姿不正确,我会耐心提醒;对于那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这些小小的细节往往能带给他们深刻的印象。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我发现他夏天总穿一件有破洞的T恤,侧面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后,我拿来几件衣服,趁没人时悄悄送给他……虽然这只是些小事,他也从未说过什么,但我能从他越来越开朗的笑容中感受到他对老师爱心的感谢。还记得我带过的一个班级,人数比较多,所以后排的同学几乎就是靠着黑板坐,刚接手没几天,几个女生来告状了:“老师,我们刚办的黑板报又被他们几个人擦掉了!”跟着她们来到教室一看,原来“他们”就是坐在后排的几个男生。看我来了,几个孩子很紧张地等着挨批评。我发现他们背上的粉笔印迹,走上前去帮他们轻轻拍打干净,然后说:“老师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下次记得不要坐得太靠墙了。来,我们前面的同学稍稍把桌椅往前挪一点,千万不要让这几个同学的衣服变成了‘黑板擦’呀!”大家都笑了,放学后,几个孩子自觉将被擦花的黑板报恢复了原貌。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们。因为注意到了细节,我避免了冤枉学生,因为老师为学生考虑得这样细心周到,学生自然从心底里感激热爱老师!细节,有时真是魅力无穷!
二、刚柔相济的互补效应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我们兴化留守学生较多,隔代教育使他们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如:缺课,打架斗殴等),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扣操行分、罚款、罚劳动等)。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十四五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的班主任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放其一马,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三、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偏爱“差生”、博爱中等生、严爱优等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每个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的习惯及性格会有很大的差异,作为班主任,你会不知不觉关注那几个“特殊”的学生――成绩极好的与成绩极差的、极遵守纪律的与极不遵守纪律的、极听话的与极不听话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分层管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只是一个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不起眼的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语录:“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因而要把眼睛多投向那些“差生”,让他们知道你关心他、在意他的进步,他对你的重要性。我的学生因此总抱怨我“偏心”,可是我认为只有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的班级才是完整的班级!同时对于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我反而会很严厉,当他们心有不甘地质问我为何如此时,我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这样是为了你更优秀。
中国古代思想家李斯说过:“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吧。只要肯在细节上下苦功夫,就能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5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