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浩
摘要: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因此,在作文批改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重参与、多鼓励、共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尊重个体 参与 体验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作文教学也应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因此,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建议: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脚踏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如何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一、尊重原作,注重学生
批改作文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方面,许多教师批改一次作文非常疲倦,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有时,学生的一篇作文几乎被教师批的过程改光了。其实,批改不能仅仅只看到作文文本本身,更要关注背后之人――学生。在批改作文时,我们应该走进学生的思想世界,体会学生的感受,揣摩学生的心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作文原作,尽量不随意改动。作文批改实际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写好作文的开始。我们教师应把批改作文当作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修改,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欠缺,教师适量批改,鼓励进步,这样,教师就能轻松地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也充满写作热情。
二、尊重个体,注重鼓励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往往习惯于用一个尺度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难于满足。看到“优等生”的作文,就觉得“中等学生”的作文无法入目。再看看“次等学生”,就觉得“愁白了头”。因此,注重个性化评价,正视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自己的收获,体验自己的自信。那么,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如:小练笔、写日记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习作的分析、评价,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整理记录,为实现评价个性化提供依据。
我们既然尊重个性,实施修改化评价,那么教师就决不要吝啬我们的赞许和鼓励。同时,努力看淡学生之间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对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写作困难时,老师和同学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向他人求助,让学生有勇气逐步成功。例如:在日记本上,教师如有“你写得很好,很有才气”或“你真是一个小天才!”等话语,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在个性化评价中点燃写作欲望。
三、尊重参与,注重多元
在生活中,每位学生都有思想、有情感,有的善于表达,有的不善于表达。怎样让学生把思想、情感融入作文
中,让他们乐于参与,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去评价。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做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人人参与进来。同学之间互写评语,自己给自己写评语,最后教师参考学生自评,写出赞赏性的评语。这样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中,学生就可相互得到一种力量,促进他们共同提高。
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成了评价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也在切切实实的讨论和评判中有所体验,有所成长。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
影响,从而启迪学生、激发学生。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当于放大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尊重体验,关注发展
传统的作文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必须由老师创设体验的教育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对一些写作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横加指责,而是力争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只要他们能做到文通字顺,这也是他们的体验。有位孩子,在我写了作文题目后他趴在桌上一动不动,我过去问他,他说不会写这个题目。最后,我让他有什么事就写什么,不料,他还真叙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次逃学的经过,写的作文头头是道。我让他在同学面前读了自己的“作品”,同学们都给予他热情的鼓励。那次之后,他在班里的名声也变了,他对待作文课的态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总的说来,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欢乐,他们的苦恼,只要教师善于关注、发现,对他们的努力予以肯定,这些评价会给我们的孩子们送上一道丰盛的人生大餐,让他们自由地驰骋在自己的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李会娟?摇冯金光《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呼唤》,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优秀论文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