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入体验 妙悟文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国安

  一些同学常有这样的抱怨:我们老师把这篇课文的妙处讲得天花乱坠,可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能入选教材的多是经典。看不出其妙处,多是因为没有走进文本,浅浅而读;而要走进文本,品出其妙处,一个方法必不可少:融入体验。
  所谓体验,即亲身经历,亲身察验。体验需要感受、体味,需要设身处地、入情入境。
  
  一、体验的融入
  
  所有的阅读,都不是冷眼旁观,都是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到自己。
  譬如《猫》中的句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如果小和尚念经式地漫读,可能很难体会这其中的深意,而且觉得作者做作:就这么芝麻大的小事,犯得着这样细写吗?
  但如果回想我们童年的经历,那个时候我们多么喜爱小动物,什么小花猫、小黑狗、大公鸡等等,我们不是常为小猫生病、小狗失踪而着急,跟蚕宝宝、小蚂蚁打成一片吗?再进一步回想,我们把小动物当朋友,悉心呵护它们,不怕它们把什么禽流感、狂犬病传给我们,也不会打骂它们嫌弃它们。我们也相信它们是真心依赖我们,那时候,我们跟它们彼此信赖,所以才会“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如此地回想,其实就是把自身的经历融入到阅读里,自己也参与进来了,成为文章的“编外”作者,便不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作者由自己几次养猫的经历,得到了许多感受,有欢乐,有伤心,有暴怒,还有无尽的悔恨与难过。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被写得生动感人,读之能产生共鸣。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二、情感的共鸣
  
  文字是有温度的,用心触摸,就能激发起心底的情感,乃至产生强烈的共鸣。
  以牛汉的《华南虎》为例,这首诗写于1973年6月,展示的是“十年动乱”期间的特定背景。同学们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对作品有隔膜是必然的,但只要把自己的情感与诗歌对撞,你的心跳就会随着文字而起伏。“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斥/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
  生活里的束缚是无所不在的,现在的一些中小学,应试教育扭曲到极端,某种程度上也是“铁栅栏”,是“笼”,禁锢着我们少年的天性。本来我们是那么崇尚自由,那么渴望飞翔,应该属于“苍苍莽莽的山林”的呀!我们有时也是这生命的肌体被囚禁的华南虎哇!我们的心底,不也有对学校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人窒息的考试氛围的不满吗?把这样的描述,看成一种喻指,一则寓言,我们就能够跨越时代的隔阂,就容易读懂诗人那一颗敏感的心,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悲怆和苦难,同时也感受到了有血性的中国人不屈的灵魂和挣脱禁锢、向往自由的顽强斗争精神。
  一切阅读都应该是个性化的,唯有个性化才有真实的阅读,深度的阅读,而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是到达个性化的不二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2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