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费明富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在前几年高考中常是作为背景知识和能力去考查;但是从2006年开始,对其直接命题考查成为一种明显的命题走势。所以备考更应该强化这种能力的训练。这里以高考试题为例,帮助大家把握这一考点的基本命题规律和解答策略,以增强高考备考的有效性。
第一种模式分析宕笔型
1.提问方式
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2007・9)II・14题)
2.提问变体
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07・山东・19题)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009・山东・19题)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一般选择那些宕笔性的段落来命题考查。文章开头有两种,即开门见山和使用宕笔。这宕笔和主笔之间,可能存在四种关系,即自然引出,铺垫衬托,参照对比,比喻类比等。有时一处宕笔是几种作用都有。如四川卷14题是自然引出和铺垫,答案为:“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2007年山东卷19题也是这样,只是答案表述的繁简有别罢了。2007年山东卷19题答案为:“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而2009年19题则是衬托对比,答案为:“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4,答题步骤
①明确该类试题考查的背景知识,如“解答分析”所言。
②先看这一段落本身表达了什么信息,再准确而全面考查这样的文段(有时不是开头文段)对其他部分的文字所产生的作用力。
③多组织语言,准确表达。
5.答题套路(推荐)
①该段表达了(),作者写此借以引出(),这样写自然亲切,同时为()做铺垫。
②该段表达了(),作者写此是为了写()做铺垫,并对()起到衬托突出的作用。
③该段表达了(),作者写此是为了和()形成鲜明对比,借以突出()。
④该段表达了(),作者写此是为了和()形成鲜明比喻(类比),形象地表现()。
第二种模式分析繁笔型
1.提问方式
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4分)(2008・山东・20题)
2.提问变体
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分)(2008・四川・17题)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题型。文章凡有浓墨重彩之处,都是作者要特别表达某种意思的地方。《歌德之勺》是瞻仰歌德故居的一篇游记,作者借此来表现对歌德的印象。而参观歌德故居所得到的印象就是他卓异不群。作者怎样才能传达这种感受呢?于是他相中了勺子。因为这把勺子奇大,它很能表现他的卓异。所以当年提供的参考答案为:“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由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至于四川。题,设问方式与“分析宕笔型”相似,但不同也是显著的。一是赋分差别大,二是“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是一个转折复句,“为什么”理应针对其中的两个部分(“主要写什刹海”和“从‘我爱水’写起”)。先落笔点题“我爱水”,借以引出水中“我”之“至爱”――什刹海。由于“我”对什刹海的感情最能体现“我爱水”的情怀,所以详写什刹海。同时写什刹海还能寄托“我”的思乡之情。当年的参考答案是:①“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②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③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乡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
4.答题步骤
①明确详写文段写了谁,写了什么。
②这样写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③准确概括或推定文章的中心。
5.答题套路(推荐)
通过对()详写,从(正面、反面或侧面等)(生动、形象、或深刻等)表现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第三种模式分析全篇型
1.提问方式
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2007・四川・16题)
2.提问变体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分)(2009・四川・15题)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题型。而且不同地点的试题,在题干设问和答案定制上都存在巨大差异,换句话说,就是题型还不够成熟。如16题答案为:“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而1 5题答案则为:“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4.答题步骤
①是侧重叙事性的,要搞清线索和行文顺序,主要材料,主要手法。
②是侧重议论性的,要能划分部分,搞清其间的逻辑关系。
③是综合多种表达方式的,要全面把握,灵活处理。
5.答题套路(推荐)
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思路2:先写(),再写(),又写(),最后写()。
思路3:以“×××”为线索,依次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
思路4:以“×××”为线索,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0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