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说话“延长”即文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艺翎,一个略带羞涩,十分喜欢思考的女生。
  学完演讲单元,班里要举行演讲比赛,看着大家愁眉苦脸的神情,我告诉大家:“演讲就是说话。好好说话就是演讲,把话说好就是写作。”这个单元实用、有趣,你看,《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篇篇演讲就是对“说话”的艺术处理和有效“延长”,从文学家到科学家,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从中国到世界……这些演讲无不令人沉醉,让人痴迷。
  下课后,总有很多同学聚在我们办公室,喜欢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或者翻阅我的书柜,抑或看我备课、批改作业……梁艺翎永远不是第一个来办公室的人,她会一直等到别人说完了才接茬或者发问:“老师,你说说话就是演讲和写作,可是我还是觉得演讲和写作比说话难多了。你看,下课我给女生们摆龙门阵,没有觉得什么,但讓我演讲或者写作文,就难了!”其他同学频频点头。
  “因为我们说得多却写得少。”我脱口而出。“老师,我们平时说的话记下来是废话,没有什么意思!”梁艺翎平静地说道,我和其他同学都笑了。“你说的是大实话。所以,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好好研究说话。马云曾说:‘普通人用嘴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当然,只有在我们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自己的演讲或者写作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但感情不是无源之水,情感来自身经其事,心在其中。”我接着兜售自己的观点,“大家记住:将说话‘延长’就是文章啦!”此时,上课铃声响起。
  这节课,我决定临时调整教学任务。“说话‘延长’即文章”,我在黑板中央写下这七个大字,并特意将“延长”一词写得大大的。看同学们一脸茫然,我又在“延长”的四周分别写上:时间、空间、情感和思想。
  我接着告诉他们,不要怕写作,写作就是说话的“延长”,将所说的话在时间、空间、情感和思想等方面延长,记下来就是作文。文章是说话的“延长”,这里有“量的增加,形式的美化和功效的扩大”等意思,当然,这“延长”还有“传播得很远”和“保存得很久”两个意思。最经典的文章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讲故事的人》,你看他是如何“延长”的。
  首先,他以时间为经,以故事为纬,建构起了整个演讲;其次,他在每个时间中,都为故事设置了一个巧妙的空间,这个空间兼具时代和地域特色;再次,在时空联结的故事中,总融入他独特的情感体验;最后,故事结束,却总能余音绕梁、意味深长。这一个又一个故事,帮他串联起整个演讲,成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演讲结束后,嘉宾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动,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外媒评价其讲演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莫言追忆母亲的片段,就汇聚了整整六个故事。其中的一个故事是“拣麦穗”,如何延长“拣麦穗”这个故事?如果仅仅说“拣麦穗这个故事,体现了母亲当年的艰辛与屈辱以及若干年后她的善良与宽容”,这样的说话和演讲就太蹩脚了。请看下文: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这一段体现了“延长”四要素,但着力在时间上落笔,“摇晃着身体”延长了“跌倒”的时间,“吹着口哨”延长了受虐的时间,“嘴角流血,坐在地上”延长了“绝望的神情”的时间,“白发苍苍”延长了“多年之后”的时间,“平静地”延长了“母亲说话”的时间……而最后的“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句话深深地将母亲的形象定格下来,这就是“延长”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练习,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情景“她骂他是个混蛋”延长。通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添加,最后形成了令人莞尔的“延长”: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同学们玩着这样的文字游戏,特别开心。我告诉大家,在写作时,“想”的叫“内在语言”,“说”的叫“外在语言”,“写”的叫“书面语言”。说话和写作,就是把内在的语言转换成外在语言或书面语言,这就是表达。当然,写作能推敲琢磨反复修改,而读文学作品的人又能从容品味百读不厌,所以文章往往比说话精致、细腻,结构复杂而寓意深远。
  “1+1=?”请同学们将这个话题“延长”,并写成一篇作文,进行演讲。
  这是这节课的作业,同学们立即“唏嘘”起来,不过片刻又安静下来,“沙沙”的运笔声,听起来是那样动人。在演讲中,通过评委投票表决,梁艺翎的这篇文章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最佳文稿奖”。
  我的“1+1”
  1+1等于几?数学老师问我。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学会数数之后就知道啦!我刚想开口,看到数学老师狡黠地望着我,我决定再问问别人……
  我问了很多人。
  第一个被问的是裁缝。
  “嗨,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1+1等于几?”
  “哦,好吧,小姑娘,你说你想挑两块布。让我给你个建议:蓝配白,紫配黄……这样会搭成一块美丽的布。”
  “先生,我不要布,请您直接回答好吗?”
  “我想应该等于1吧,两块布合成一块,合二为一。对!是这样的。”
  接着,我又问了语文老师。
  “老师您好,你能告诉我1+1等于几吗?”   他放下教案,看看我,拿起杯子,慢慢地调制了一杯“拿铁”,香气弥漫满屋。他推开窗外满是玉兰花的窗户,深吸了一口气,喝下了咖啡,然后侧过身来对我说:
  “‘甲、由、田’,怎么样?两个‘1’为竖和一个加号为横竖,再加等于号为两横。你看怎么样?
  “哦,不。老师,请您直接回答。”
  他又小啜了一口……
  我找到了医生。
  “嗨,大夫,你能告诉我1+1等于几吗?”
  “等等,对不起,我想昨天我把病人的药量加大了一倍。哦,真对不起。我得去看看他。”
  我又问了那个似乎很懂数学的哥哥。
  他扶了扶往下滑的眼镜,从镜片上面看我,拿起笔,画了两条交叉的直线。“哦,看吧。这就是那个可爱的答案。”他得意极了,迫不及待地等我美美地夸他。
  “哦,哥哥,你能解释一下这个像叉叉的东西吗?”
  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也是两对对顶角。
  突然,我想到了农民,他们是最朴实的人。
  “叔叔,请您告诉我1+1等于多少?”
  他停下农活,一手扶着锄头,一手叉腰,望了太阳,拭去汗水。稍作思考后,说:
  “是丰收!一粒种子加一颗心。”
  哦!天啊,都说得有道理,可是谁的答案才准确呢?
  我来到一家汤圆店,无聊地发呆,1+1到底等于多少呢?我冥思苦想着。
  “老板,您能告诉我1+1等于几吗?”
  他搓著又大又圆的汤圆,笑道:
  “姑娘,瞧这汤圆,一个馅儿,一张皮儿,不就是一个圆圆的汤圆吗?或者你把它想成美味也行,那1+1不就等于圆或美味了?”
  我摇摇头。
  “先生,请您告诉我,为什么你们回答的1+1都不一样呢?”
  “那你就回答我你的1+1分别代表什么,不一样的1+1当然有不同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1+1。”
  我迷惑了,我真的不知道1+1等于几。直到数学老师再次问我。我答道:有很多答案。这时,我发现,老师投来疑惑的眼光。
  “老师,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当然等于2。但不同的1+1代表不同的意义,其结果也会不同。我觉得1+1是变化的,我今后还会继续研究。”我调皮地笑着。
  彼时,阳光明媚,老师露出浅浅的微笑……
  “评委们”(即语文科代表组成的团队)一致认为:“1+1”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本文没有大道理的张扬,没有说理的枯燥,而是有着大量的“延长”——时间、空间、情感与思想等的延长,其质朴真实的个性表达使整篇文章奇趣横生,亦让人备感清新自然。
  大家还认为:本文运用了“分节”和“描写”的手法,让文章不断“延长”。从其他方面来看,本文构思巧妙,用不同的角色来延长了“1+1”的答案,他们的想法各异,体现了“1+1”是生活化的、灵活多样的。本文描写丰富,神态描写简洁传神,人物语言描写个性突出,将我们带进一个个的生活场景。那些温暖的声音,那些美丽的心情不断“延长”,在我们面前形象起来,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说话“延长”即文章。结尾呼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曲折回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又是一种新的“延长”方式。
  如何用文字来记录和“延长”说话?我们知道,文字一般有三大功能:一是记录,二是论断,三是描写。这其中,记录和论断是说话中经常出现的,如“今天星期二,小雨,我迟到了”。文字的第三大功能——“描写”则是“延长”的好帮手,下小雨的情景,迟到的状况,都需要进行“延长”处理——描写。
  同学们,“描”和“写”本指画画儿,现在作家用文字作画,把人、物、事、景写得“历历如绘”。所谓描写,就是说话的一种“延长术”。关于描写,大家应该知道很多方法,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在写作中,通过描写,可以将说话无限“延长”,如富人的一座房子可以写上几千字,乞丐的一张脸也可以写上几千字。在描写的处理上,结合“延长”四要素,可以是“双料”的描写,甚至是“复式”的描写。泰戈尔有一句话:“大地与江河的全部青春活力,像一缕香烟在我的心中缭绕;世间万物的气息吹起我阵阵思绪,宛如吹奏一支短笛。”这个句子,就极佳地运用了“延长”的艺术:用“香烟”在“心中缭绕”延长了“青春活力”的时空状态和情感呈现,用“吹奏”“短笛”延长了“阵阵思绪”的时空体验与情感表达。
  当然,“延长”并不是简单粗糙的“拉长”和语言的平淡堆砌,而是根据说话的主题和表达的需要,准确、恰当、灵动地选择“延长”。这样的说话和写作,就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成就。
  概言之,说话“延长”即文章,是一种思想和意识,也是一种艺术和手法。同学们,在平时的表达与写作中,要养成延长“说话”的习惯,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文章。总之,“延长”有妙法,文章自“天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8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