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础知识复习笔记(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苑
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程,《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将和你一起――
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真题回放】
1. (200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B)
A. 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 “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 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2. (201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B)
A. 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 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 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D. 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考点分析】
这两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基础知识部分”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由两题减少到一题,命题形式主要有“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是”和“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是”两种,“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类传统题型已经不见。目前常见的两种题型重在考查同学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得比较多的是成语和熟语,但这并不表示除了成语和熟语以外的词语不会在高考中出现。
【复习笔记整理法】
词语使用不当的表现有: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不分轻重、不辨色彩、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敬谦错位和使用本义等。很多复习资料中都有词语的词义整理,复习时可以结合这10类问题,对现有资料进行再加工。
1. 标注词语,特别是不常用、不熟悉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敬谦语气,明确其是褒是贬、是敬语还是谦辞。比如“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和“忝列门墙:表示愧在师门”,我们可以在边上分别标注“贬义”和“谦辞”。
2. 标注词语的适用范围。一些词语形容的事物是有明确范围的,将这个适用范围标注出来,可以加深印象。比如“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我们可以在边上注明“形容建筑物”。
3. 标注关键字的字义。成语中常常会有某个字古今意义不同,“望文生义”多是由误解这些关键字造成的,在这些词边上标注关键字的字义可有效避免误解。比如,在“久假不归”边上标注“假:借”,在“危言危行”边上标注“危:正直”,就不会把这两个词理解为“度假很久还不回来”和“危险的言行”了。
4. 整理容易混用的成语。一些成语看起来很相似,但意思却完全不同,这就要将它们按组摘录到自己的整理本上,标明词义以清楚区分了。例如: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4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