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亮剑的本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国庆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苦闷异常。有一天,他去询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虽然上帝没有再说什么,但是这人却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还只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在这方面,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堪称是一个善于“打磨自己”的典范。尽管李云龙在诠释“亮剑精神”时谈到的是战争意志,是明知是死也要敢于亮剑的精神,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李云龙可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拼命的人。在接手一穷二白的独立团后,李云龙为了把这支部队打磨成敢于亮剑又能够亮剑的队伍,非常精心地设计了把石子打磨成金子的方案。一方面,李云龙很务实地通过劫取敌人物资增强军备水准,另一方面则有针对性地调动战士们苦练投弹和拼杀本领,并且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在以后的战斗中,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多次向我们展示了这种亮剑的气魄及其所包含的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亮剑的精神,更有亮剑的本钱,是李云龙的队伍能够成为王牌部队的关键所在,也是让观众看了热血沸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看过太多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的故事之后,人们似乎特别容易被这种平和、朴实但却有力的作为所打动。
  同样的,在足球场上,我们也会看到,仅有胜利的意志,还不足以打开成功的大门。在很多生死攸关的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既有“亮剑精神”的多寡(也就是球队上下的战斗意志),更有球队自身状态或者说能量积聚情况的好坏。而影响状态的,既包括平时的训练水平,团队的契合程度,也包括人员的齐备与否―有时仅仅是一两个关键人物的缺席就会使战事发生逆转。如果说,有了剑却没有勇气亮剑,是人生的遗憾;那么,想亮剑,却没有剑,就是人生的一大尴尬了。
  许多人都很羡慕哈佛毕业生流行世界,却不知道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换句话说,为了避免走向社会时遭遇无剑可亮的尴尬,就要在有时间、有条件“磨剑”的时候努力打磨自己。
  时常会接到一些大学生来信,抱怨在二流或三流的大学里读书,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我能够理解这种失落的情绪,但却并不欣赏这种态度。事实上,即便在被抱怨的学校或专业中,也仍然有人学得有滋有味,也仍然有人能够脱颖而出,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很多一流人物恰恰就出自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学校,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态度:不妄自菲薄,不蹉跎岁月。
  我有一个朋友,在高考时因一分之差落到了一个在他看来十分不入流的学校。一开始,他也曾抱怨,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抱怨是个既伤心又费体力的活儿,抱怨的人烦,听着的人累。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静悄悄但却坚定地打磨起自己,无论是意志力还是学业。也是天道酬勤,仅仅一年半后,他的英语水平就达到了英语专业八级,不久便在全省的英语竞赛中名列前茅,而他的专业课也学得非常好,年年拿奖学金……他毕业后的去处也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他写信给我,谈到他在这其间的一大变化。以往他看到他人的成功时,往往只看到其成功的结果,看到聚光灯下的风光,而很少注意和探寻那些人走向成功的历程,尤其是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力量的积聚过程;而现在,最能打动他的,则是成功者为了潇洒而付出的并不潇洒的努力。在他看来,只盯住别人的辉煌有时会带来错觉,以为真的可以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殊不知,没有寂寞与艰苦的磨剑过程,哪来宝剑可以从容自信地亮出?
  前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曾经说过:“我相信领导力本质上是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觉醒的一个过程。”事实上,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都是自己人生道路最本质的领导者,如何整合自己的力量,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质量。
  
  简 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三大写作技巧:首先,在议论过程中,作者采用联类引申,通过与《亮剑》类似的其他材料,抓住了相同点作共性分析,旁敲侧击,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加强了文章的血肉,又为论点的站立增加了新的支撑点,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辅以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在层层推进的同时,保持了文章清晰的脉络。但本文最重要的一个写作技巧在于,作者灵活自如地采用了明点(题)、暗点(题)等多种方式,使中心突出,观点明确:“有了剑却没有勇气亮剑,是人生的遗憾;那么想亮剑,却没有剑,就是人生的一大尴尬了”;“为了避免走向社会时遭遇无剑可亮的尴尬,就要在有时间有条件磨剑的时候,努力打磨自己”;“他开始静悄悄但却坚定地打磨自己(这把剑)了”;“很少探寻那些人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力量的积聚过程(磨剑的过程、亮剑的本钱)”;“没有寂寞与艰苦的磨剑的过程,哪来宝剑可以从容自信地亮出?”…… 可谓万析(分析论证)不离其宗(主题词句、关键词句)。作者词汇丰富,句式多样,深谙语言之道,百“点”(点题)却不令人烦,反而越点越亮,越点越神奇。甚至不妨夸张点说,正是这“点石成金”之技,铸就了“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大手笔佳作。
  
  ●故事引入,取譬生动。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巧妙地穿插一些文学性强的寓言、故事、文学掌故、轶事,往往能使议论文说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巧妙点题,承上启下。李云龙就是这样一个绝不会抱怨自己是石子,而是善于把“石子”打磨成“金子”的典范。下文自然而然谈李云龙如何“打磨”。巧妙的衔接,精彩的点评,上下贯通,一气呵成。
  ●剖析事理,揭示本质。引用《亮剑》为论据时,撇开大家熟知的“亮剑”精神,一针见血地点出李云龙的可贵之处:善于亮剑,有亮剑的本钱,在关键的时候亮得出一手好剑。此语烛照全篇,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以足球场上的成败为例,联类引申之一。
  ●点题,强调文章论点:人生要有亮剑的精神和胆魄;人生更需要亮剑的本钱。
  ●哈佛格言为例,联类引申之二。
  ●点题。
  ●层进式论证结构第一层:人生不要老是抱怨命运不公。
  ●“我”朋友的事例,联类引申之三。
  ●暗点题。
  ●层进式论证结构第二层:人生如何才能拥有亮剑的本领呢,就要不断磨剑……
  ●层层推进,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0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