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浩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新的时代特征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样就把学校教育推向时代的前沿。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涌动,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美感教育”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传统上,美育思想源远流长,从孔子的“诗教”到蔡元培的美育方针,再到当今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美感教育的话题常讲常新。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智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而高中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载体和沃土。针对当前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倡导美感教育,目的在于适应课改需要,推动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即由一个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一个全面的传播者。进而促使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净化心灵,提升品位,从而形成高尚人格。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知欲。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一个单纯的传经布道者。而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种对文本纯理性的解读,抑或是一种单纯的训练。而在新课标要求下,语文课堂上更多是对人的探知,对人性美的追求。语文教师此时应该变成了美感教育中审美的引导者,学生应该成为审美的主体,二者融为美感教育过程中完善的整体,才能达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美感效应的目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具备以下的素质:
  1 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要将知识系统化、内化。形成对知识的独立见解,才能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教师有深刻的体验,教学的语言才会丰富多彩。
  2 语文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地掌握形象化的教学手段。
  3 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也很重要,教师语言表达的清晰、生动形象,有节奏感、含蓄,幽默与语言的内在逻辑性都十分重要。教学内容与优美的语言形式和谐地相结合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重要途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帮助学生体味作者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沧桑之情。
  4 必须具备体态美。课堂教学中传输教学信息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无声语言――体态语。在凭借语言媒介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配合恰当而优雅的表情、手势、姿态。起到辅助和点缀的效果。优美的动态与讲授内容配合可以更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5 还须具备心灵美。心灵美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会影响学生。教师是否具有心灵美。是能否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容纳学生的不足和缺陷。教师要为人师表,在理想、信念、道德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一个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学识、有技巧、有激情、有灵性的艺术家。他能赋予语文课清新的美感,营造活跃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探索创造美。
  
  二、促进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和审美品质的提升
  
  学生是审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的审美个性是有差异的。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学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不同。学生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也会不一样。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审美个性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做到:
  首先,挖掘课文中蕴涵的崇高的人性美,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进一步形成健全人格。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正确分辨什么“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能对审美对象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在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新教材中的任何名篇都是作者人生阅历的沉淀。优秀品质的外化,诸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文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无不渗透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个民族英雄的胸襟和气节,让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在美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学生融入美感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审美教育不应是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美的形式,而是让他们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积极地去感知、理解和创造美。创造美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中创造出美的形象,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造美效应。提高他们审美的自觉性。引导他们从各种现实生活中接受美的教育,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美感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教育呼唤美感教育。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美境之中,感受美,体验美,在愉悦与享受之中培养了美感,在审美过程中净化了自己的心灵。陶冶了自己的性情。在求知过程中,增加了阅历,积累了知识。为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趣,使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系列事实证明: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谐趣、志趣、情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得到了收获。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能使学生产生感悟,从而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能使学生心里佩服,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更加喜欢语文。语文学习氛围就能日益浓厚起来。
  “美”,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字眼。未来的世界是审美创造的世界。一个不知美为何物的人,一个没有美感的人,是一个情感不健全的人。一个情感不健全的人,我们又如何能够对他有所期待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势在必行。语文课是在讲人的故事,在语文课堂上贯穿对美的探知不仅能够少了很多无谓的说教,也能够扩展语文课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虽然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但仍然有许多不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此。笔者将仍然继续努力下去,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