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语言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霞华

  摘要 教学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教师是靠语言把书本知识、科学信息、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要求传递给学生的。科学、生动、风趣和优美的语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又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学 课堂教学 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知识的传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语言正确、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和失败。大凡成功的教学,无不得益于教学语言的功力,即正确、规范。
  
  一、生物课堂教学语言应科学、准确
  
  生物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坚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是要求在运用概念、阐述现象、运用材料和逻辑表达上准确无误,不能“特创”,不能“随意”,不能将生物学术语与日常生活相混淆。生物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要求真实、确切、所谓确切,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切不可胡言乱语。例如,讲“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乍一听似乎正确,细一想,不对了。难道病毒类,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就不属于生物了吗?由于措词不准确而产生的科学性的错误,对教师而言,是不允许的。另外对生物学观点的传授也要科学、严格。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一定要强调“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其次,还有一些如“一般”、“主要”等限定性词语不能随意丢失。如“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种类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里的“较长时间”、“相对”等词语不能丢。
  
  二、生物课堂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
  
  由于生物学科的科学性强,所涉及的知识有些免不了抽象而理性化,这会给学生认知过程带来难以理解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用生动形象、饶有趣味的语言将抽象的化为具体、将深奥的讲得浅显、将枯燥的变为风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揭示了水与矿质元素对植物的作用;“蜘蛛网层层,棉花大丰收”揭示生物治虫的优越性;“大树底下好乘凉”揭示植物蒸腾作用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等等。这些事例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学现象。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优美耐读的俗语,讲解时做到取舍有度,张驰得体,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要优美、动听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力求使语言优美动听,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而饶有趣味。但趣味性的教学语言是在保证课堂教学的规范、严谨、科学性的前提下使用的。绝不能为逗乐而哗众取宠,为兴趣而兴趣,它应服从于教学需要。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教学语言的声音美。应做到语音要适度,语调要柔和,语速要适中,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控适当的音量,使语言像柔和自然的音乐,时而舒缓徐慢,时而高亢激奋,时而停顿间隙,时而一泻千里的语调语速,它们会综合成为一种动人的音乐,入耳入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如果教师的语调呆板,单调始终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平缓单调,就会抑制学生的大脑活动,反而起到了催眠的作用。
  2.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极强的逻辑性。比如“这个”、“啊”、“对不对”等口头禅,它们是清楚明白的大敌,使语言重复拖沓,大大降低了表达的效果。教师要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逻辑分明,即是“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3.注意教学语言在体态上的表达。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娓娓动听的话语,而他没有任何的表情、手势,那么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不言而喻,体态语言是对课堂语言方式教学的必要深化和补充,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辅助。教师在教学中用得体的手势,既可增强感情的表达,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具体地说,教师的教态应是和颜悦色的,才会富有吸收力。只要教师走进课堂,脸上应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目光中应饱含鼓励和期望。当教师站到讲台中间,不应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最机灵、学得好的学生身上,而应面向全体学生,捕捉他们瞬间的变化,并及时用眼神与学生交谈,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不断向学生传递着师爱的强有力的信息。这样,亲切自然的语气同清晰幽默的语言,加上节奏分明、潇洒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自如的语言,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会显示出语言无穷的生命力。
  四、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要善于启发、诱导、突出趣、新二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科学证明人在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讲《非特异性免疫》时,列举白细胞功能讲到:“同学们,可别小看白细胞这位‘人体卫士’,他们一旦发现外来者入侵――病菌、病毒等微生物,他们立即会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开赴战场,穿过毛细血管壁与入侵者进行殊死的搏斗。激烈的战斗导致了人体的局部组织红肿,使许多吞噬大量病菌的白细胞光荣牺牲了。斗争的结果,白细胞的尸体和入侵者的死躯为脓液,但白细胞为保护人体健康而表现出的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也让人顶礼膜拜!”像这样用风趣、幽默的手法把许多生命现象讲得栩栩如生,富于人性,不仅揭发了学生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对生物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教师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应与无聊的耍贫嘴区分开,不能人为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更不能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否则会起负面影响,引起学生的反感。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对中学生物教师来说既非常重要,又有一定的要求。从内容上说,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新,言之有情。从形式上说,要准确精炼,形象生动,风趣含蓄,通俗易懂,流畅自然。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基本手段,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出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生命力,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教学论》叶佩珉主编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语言艺术与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教学 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