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客: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新载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类型设置走出了传统的必修课模块的单一局限,出现了选修课程。从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学习”视角出发,构建博客平台辅助选修课教学,是突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难点的路径之一。实践表明。博客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一项可能并有效的载体选择。利用博客开展选修课教学关键要把握好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顸设,师生及专家对话的良性互动以及对话的深度展开。
  [关键词]博客;语文选修课;意义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1-0061-03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类型的设置走出了传统的必修课模块的单一局限,出现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层面、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授课课时紧迫等因素制约,科学地处理这一模块教学是许多教师面临的困惑。同时,放眼我们置身的信息化浪潮,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博客以其良好的知识管理、叙事反思、信息交流等功能受到了教师的关注。根据笔者的认知与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博客将是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一种载体选择。在博客空间,精心处理好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预设、师生对话的良性互动以及对话的深度展开将提升选修课教学的实效。
  
  一、基于博客的选修课教学模型建构
  
  选修课是必修课基础上的自然延伸、拓展与提高,致力于追求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发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整理、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发展性素养。将这一诉求映射到博客空间可以作出如下的模块构建。
  在博客平台中班级成员用实名注册,以网络帐号名进行登录,教师以版主身份维护。博客的网络架构以教师博客为中心,在链接的分类目录中添加所有学生博客的网页地址,以观察、督促、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师在博客中发出相关提示性要求,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行点拨。每个博客可以设置公开区、好友区和私人区三类区域,可以对不同的访问对象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具体模块结构见图1。
  
  从博客平台上具体的选修课教学运行流程来看,博客界面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手段和情境,学生对选修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博客的回复和发帖可以作为对话的途径,教师和专家的指导加上这个学习环境使得问题的学习、案例的探讨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得以实现。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使得学习者笔记、学习资料得以保存;叙事反思功能使教师和学生可以积累教与学的经验,形成个人电子档案;信息交流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上述框架,其运作的机理契合了罗杰斯,(c 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洁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教学生学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选修课学习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学习,按照罗杰斯的学习观,它应该属于“意义学习”的范畴。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在罗杰斯看来,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
  
  二、博客环境下选修课教学的实施
  
  笔者选择《经典阅读教学》专题切入进行博客平台辅助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探索,向学生推荐了有关经典阅读书目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作家分类提出延伸阅读的目标,希望学生能够聚焦一位名人及其名著,在高中三年时间内通过研读经典,学语言、学思辨、学谋篇、学鉴赏,由浅入深地进行钻研,并尽可能地将其学透写活,写出自己的情感和领悟。在开设这个专题后,笔者通过网络博客向学生推荐的书单中就有20世纪四大传记:朱东润著《居正大传》、吴晗著《侏元璋传》、梁启超著《李鸿章传》、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笔者在课堂上花了四个课时,对其中的每一位人物作了提要式讲解,此后每周开展一次课堂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作阶段性的点评。平时,笔者以博客平台组织学生深入玩味探讨,让学生自学,并根据专题的目标确立研究方向,品读研究,开展专题学习交流活动。
  笔者以开设的“苏轼研究专题”为个案进行跟踪式剖析。根据笔者的推荐,学生夏妍在高一第一学期(2007年9月起)开始阅读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笔者在博客平台专门开设了“苏轼研究专题”讨论区,同时也吸引了班级其他7位同学共同参与,大家举荐夏妍同学担任组长。读了《苏东坡传》后,夏研同学在博客讨论区写下这样一番话。
  起初只能算是偶然,偶然中捧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被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吸引。一个遥远的光芒万丈的大文豪竟也有常人遭遇的逆境,有世事沉浮中内心的波澜,有自己甘心耕耘的一方田地。在林语堂的笔下,东坡是真实可感、可近可亲的。我想,他的身上具备了几乎所有我钟爱的气质,崇拜之余,我选择他,学习他,甚至变成他。
  为了引导她研究苏轼,笔者建议她读完林著后,研读刚出版的《漫话东坡》。为了使学生的研读有的放矢,少走弯路,笔者及时与馒话东坡》一书的作者莫砺锋先生取得了联系,请他对同学们研究苏东坡提出一些指导建议。莫砺锋先生回复后,笔者将他的建议发布到讨论区。
  可以对《漫话东坡》与《苏东坡传》作一些比较分析,有疑惑的查阅《苏轼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是一本比较权威的著作。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还可以读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著《苏轼评传》《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王先生是国内苏轼研究的权威。精力许可的话,曾枣庄先生的相关著作也值得一读。
  莫砺锋先生还将其著作《漫话东坡》赠予学生,并寄语:“腹有诗书气自华,录东坡诗与夏妍等小友共勉。”专家的指点无疑让学生茅塞顿开,倍感振奋,在阅读中探究,比较分析,砥砺思辨,对东坡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在我看来,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难得的文学作品。先生的文笔流畅而从容,语言清丽,似娓娓道来,让人着迷,只觉妙不可言。也许这就是大家的魅力。半世纪之前的著作,林语堂也是进行了广泛而缜密的取材,虽有些描写不符史实,也可以理解,算带给读者许多有趣的遐想吧。而莫教授的《漫话东坡》读来也颇有味道,感觉上更多了一份沉稳。令我感动的是许多史实的运用,作者都在其下注明出处和旁证,做到“无一事无来处”。即使是推测也有明确交代和推测的思维过程,非常严谨充实,力求给读者描摹一个真实完整的东坡。林著就像我走进东坡那扇门的一

把钥匙而莫著则是一路上温暖、必要的补给。这两本著作增进了我对主人公在人生历程、政治思想、知己交游、艺术造诣等方面的认识。
  笔者还邀请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时常浏览学生的讨论区,提出建议。他们认为,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苏轼的认识已经超越感性,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实属不易。通过研读苏轼,学生感觉收获颇丰。夏妍同学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八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赛后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东坡一生坎坷却始终坚忍不拔、脚踏实地。通过阅读了解其人,积累了一些很好的写作素材,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像便利贴一样使用,我想这对议论文和话题作文有一定帮助。当然,我也要学着如何运用好这一素材,增加文章深度,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一学年下来,讨论小组形成了研究心得30多篇,达到两万多字。上学期末笔者又及时请夏研在博客空间总结研读东坡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东坡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学泰斗,奉献了太多经典,也使后世对他的研究成为经典。能够浅近地接近他,感受他的光芒,在博客层面超越时空请教、切磋,给了自己一个提高文学素养的机会。一系列史实变得清晰,好诗好词渐渐信手拈来,这样的语文才是我所喜欢的,值得自己花时间去学习去体味的。
  博客模型运用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总体来说,使讨论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延伸了课堂教学,拓展了师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更具有效性与针对性。虽然博客是一种技术手段,但它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自由,同时,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乃至创造力的激活,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活力。因为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很难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从语文选修课的学科特点看,语文具有多义的特点,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无法使用“专制的”“集权的”“高度统一”的教学方式,需要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民主程度。
  
  三、博客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载体的应有之义
  
  利用博客开展选修课教学,应该着力关注博客对话的环节,具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话题的选择。话题是决定对话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有价值的、共同关心的话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喜爱和关心的话题库,对这些话题开展讨论,进行思想的交锋。
  二是对话的视角。话题确定以后,如何恰如其分地切入话题?这是一个对话视角选择的问题。博客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自在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充分张扬。基于博客的师生间对话往往另辟蹊径,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切入问题,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为对话的真正实现提供了可能。
  三是效果的达成。关注博客环境下选修教学课,这就不能不考虑其互动效果的达成度,即学生在博客中能否才思驰骋、对话是否真正展开、学生思维方式是否合理等。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链接,在对话的同时,对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给予赏识和鼓励性评价,用心和学生交流。因此,在加强博客监管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博客的精神,使教育博客不只停留在信息流动层面,还要直逼精神领域,达到“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境界。
  四是制度的完善。仔细审查博客的准入规则,实行实名登记、虚名发表制度;强化网络安全和技术保障工作;探索多维博客交流机制;有效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地点(一般限制在局域网内);制定博客作品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总结博客建设和成果推广工作。
  五是应有的态度。新技术的出现总会引发狂热的追求者,作为教师应该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一方面将博客引入教学后不必过度恐慌,担心博客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博客是一种技术媒体,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和载体的选择,而不能成为绝对的路径依赖,因为真正的目的是教育性的而非技术性的。博客的使用需要对师生教与学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是实施的前提。
  本文提出的模型只是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的初步提炼,其构成元素、具体框架、作用机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将博客应用于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的目的或许就在于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更直接的、交互的态度与方式研究教育问题。博客的意义在于将互联网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陛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思想的碰撞,深化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通过求助于专家、与他人的交流以及自我反思,使得教学更能体现教育的本真与规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3-390.
  [2]张仙,黎加厚,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H],中小学电教,2004(6):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