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条走向成功的要求都已经提高到相当重要的程度。自己在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体会到,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数学教学得心应手。
  
  1注重实践教学,创造成功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本能性。可是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要使学生一拿到数学新书时就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浏览,学生的兴趣是它的基础。积极的兴趣的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那么如何把握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真正兴趣,这在第一课尤为重要,特别是布置第一课的前置性学习中尤为重要。
  应试教育和传统使我们已习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最害怕课堂中乱糟糟的场面。今天的数学课认识“米和千米”,我准备了很多的实物,以便让学生充分感知长度。原本以为学生一定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但其实并没有预想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随处可见。处理得当,可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反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生活是个大舞台。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教师不曾预约的精彩也随处可见。把数学课堂搬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那不是很好吗?我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去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中,创设模拟知识情境让学生来学习;课后,让学生去总结整理知识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而且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历练的平台。只要我们蹲下身子,感性地走进学生心灵,理性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所需,以学习者的身份去读懂学生,把准学生的脉搏,和学生的理解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那我们的课堂将有更多的精彩随机生成。
  
  2设计育人情境,培养学生情感,使生亲师信道
  
  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学生听课也伴随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对知识的领会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
  情感倾斜,关注学困生: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情感上多一些倾注,在课堂多一些关注,课后多一些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可能会有所提高,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
  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