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别让小孩子缺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招数层出不穷,精彩纷呈。有的课堂通过媒体的有效运用,将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之中,让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的课堂在学生表演、采访、辩论、游戏等模拟活动中,带领学生领悟了文本的内涵;也有的课堂通过课程资源的拓展、整合,在比照、互文解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切身体验……
  但是此“招”彼“招”,哪一“招”才是“胜招”呢?同样是一招,何时用才是“妙招”呢?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我们有可能经常使“败招”,或者别人手里的“妙招”到了你这里,就可能变成“昏招”!因此,我们有必要细细揣摩,在这些招数背后藏着何种“意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不受招式所限,随意出招,自成章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不妨一同探讨几个教学案例,悟一悟这其中的“意义”。
  于永正老师的《梅兰芳学艺》大家最为熟悉不过了。讲到“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一句时,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体验梅兰芳刻苦学戏的精神,于老师让孩子上讲台,与他比赛边读这句话边做动作,看准表演得好。孩子们上二年级,太矮小,于老师就让他们站在椅子上表演。孩子们兴致很高,表演得很投入。轮到于老师了,孩子们非让他也站在椅子上不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已经忘记了台下的老师都屏住了呼吸,会场上一片静寂,人们都在期待于老师的“教育智慧”,期待着他如何巧妙地化解这道难题。然而,我们错了!于老师点点头,微笑着,一抬腿,几乎像跳一样迅速地站到了椅子上。只见他带着孩童般的微笑,认认真真地开始了表演。他一会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一会儿又“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孩子们注视着于老师,明亮的眸子里闪动着光芒。此时此划,他们看到的难道还仅仅是于老师吗?
  我们一直津津乐道这个案例,因为大家一直沉醉于老师孩童般地往椅子上一站。但我们又很少深入地揣摩这“一站”背后的“意义”。有人说,于永正老师是一个“长大的儿童”,笔者深有所悟。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我们才能理解学生的童趣,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欣赏他们身上的纯真,拥有一份儿童视角。“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孩子看山,好像山洼里会走出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下来跟他讲故事。孩子看云,云儿在飘,好像大白马在草原上奔跑。咦,马儿跪下来,还等着他骑呢。……我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啊,真的,那山那水也瞧着我,那花那树点头微笑,诱惑着我和孩子们投入她的怀抱。”(李吉林《孩于的眼睛》)
  有了这一份感悟,我们便不难理解年过花甲的于永正老师如何能像孩童般地往椅子上一站,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孩童般的微笑,认认真真地表演“一会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一会儿又‘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有了这一份感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孩子们在学《江 》时,为什么会问“那‘蓑笠翁’为何要钓雪呢”。(《独钓寒江雪》)在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面对“烟花”(烟花三月下扬州),会有“百花如浮动的烟雾,是因为他们两眼盈着泪水”这般独特的感悟了。因为这就是孩子,这就是童心。
  拥有了一个儿童的视角,就拥有了一片别样的天空。对于此,笔者也有过深刻的体会。
  《丑小鸭》是人教社课标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笔者尝试着通过“主题建构”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上,主要安排了四大板块:第一,有滋有味地读故事,重点落实字、词、句的教学;第二,有情有趣地讲故事,重点感悟丑小鸭及其他角色的形象;第三,拓展读出作者的影子,努力丰满角色的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被看做是安徒生的自传);第四,补充文本互文解读,努力提升文本主题(如《三只小板凳》、《美国总统布什小时候》等)。笔者期待着通过这样对文本的“深度开发”和“资源整合”,来实现课堂的精彩。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及其听课教师却明显感觉到了课常上存在的“两多两少”的问题:一是教师牵引过多,学生自主感悟少;二是平面移动过多,学
  生深度体验少。
  第一次试讲的失败,让笔者深深地陷入了苦恼与迷茫之中,笔者求教于师长同事,不断走访上课的学生,慢慢地,以下两个问题浮出了水面――
  第一,《丑小鸭》作为一篇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它早已出现或渗透在各种文本及其他信息中,在尚未正式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了“丑小鸭”印象。这一次三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故事,笔者却忽视了这个基础。
  第二,其实每一个孩了在读这篇故事的时候都在想: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小天鹅,它就是不离开家,虽然会受到别人的欺侮和嘲笑,但是等第二年春天它长大了,还不是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吗?这个在成人眼里想当然地忽略不计的问题。却成为了孩子心中最为解不开的结,而笔者却一相情愿地做着“深度开发”的工程。
  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的语文,而笔者在追寻精彩课堂的道路上却唯独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儿童。理解儿童,就会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尊重儿童就会“蹲下来看孩子”。蹲到与孩子一样的高度,学着用孩子的阅读心理去阅读教材,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此刻,我们也许就拥有了一片别样的天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