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社区体育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林 毛海涛
摘 要:人口老龄化给当前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而使得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加强社区体育建设,倡导有效休闲模式,是实行精神养老、提升晚年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并对解决当前社区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体育 精神养老 有效休闲
当人类社会迈进二十一世纪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全新且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由于众所周知的我国实行控制人口政策的原因,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地区。诚然,人口的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老龄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必然打破原有社会总体的供给平衡,产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文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这个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上,从社区体育建设促进老龄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视阈为切入点,倡导他们的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提升生活品质,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关于老龄化
1.1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所谓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而我国现状是: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4亿,占到总人口的10.2%,65岁以上人口已达7.13%[1],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但是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40―50年前就己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说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应对有方,老龄化问题并不可怕。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创造一个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1.2解决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中国是个有着尊老、爱老、养老、敬老传统和美德的国家,民族文化倡导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亲情,追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之大同境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尊老、爱老的道德教育,在社会制度建设上加强养老、娱老措施和方法的制定,这本身就是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中养老问题这一重要分支的落脚点。如何养老?我们认为着眼点应在“养”字上,养什么、怎么养。事实证明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经济和身体上的赡养,更主要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因此,我们提出:应该以社区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品质,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2.构建有效健身休闲:老龄化视野下的社区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保障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使得离、退休后的老年人改变了过去依赖原工作单位的生活方式,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角色、交际圈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使老年人的身、心产生诸多不适:一方面,由于生理的衰老,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和健康的渴望;一方面,交际和生活圈地缩小、空闲时间增多,使老年人孤独寂寞,失落感增强,感到被社会遗忘;再一方面,老年人情绪变化复杂,波动很大,常伴有焦虑、抑郁、不满、固执、多疑和偏见等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关注老年群体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生活上的关心,更应注重心灵关怀,加强精神赡养,才能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2.1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获得休闲状态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进程的深入,城市的外延充分扩展,社区化生活成为必然。所谓社区体育[2],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参加体育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由此可见,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能对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起到双重保健作用,成为老年人生活中一种有效的休闲活动。
2.2构建有效休闲
老年人要真正走向休闲就必须关注休闲的实际效果,换言之,这种休闲应该是有效果的,而不是变相的工作状态,或对身心无益的状态。对老年人来说,社区体育就是这样一种有效休闲活动。而所谓有效休闲,简单说就是一种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益的状态。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存在一种无效休闲和非休闲状态:有些老人喜欢打牌,虽然这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活动,但连续“作战”,时间一长,不但谈不上有益身心,甚至对身体有害……因此那种不起作用的休闲甚至根本就不是休闲的活动状态,是我们所说的社区体育应避免的。有效休闲的前提是科学的方法和一定的自我调节,只有这样体育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有效休闲,由此也说明加强社区体育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性所在。
3.老龄化社区体育的和谐构建
通过社区体育解决老龄化问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课题,中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说来,问题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问题一:人们体育意识的缺乏;问题二:科学有效的休闲如何构建:问题三:社区体育的组织建设:问题四:社区体育的“硬件”建设。
3.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社区老年体育人口。
由于媒体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宣传缺乏力度,而老年人囿于自身文化修养、性格爱好及家庭状况的不同,造成对体育活动的健身价值、效果认识不一。许多人对健身的认识仍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静养就是健身”这样的层面上,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宣传,使老年人了解体育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与方法,取得家庭支持,从电视机旁、麻将桌上走出来,积极投身到社区体育运动当中,使得体育生活化,从而增加社区的老年体育人口,为社区体育的大力开展提供人员上的保证。
3.2加强科学指导,提倡有效休闲。
体育就是一种时尚休闲。老人参加社区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高,但许多人却不能因时、因地、因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日和锻炼方法,导致运动效果不佳,有的甚至越活动越不好,出现负面反应,反而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地热情与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3.2.1推行社区体育指导员制。它的特点是专业化、技能化、特色化和义务化。体育指导员作为有一技之长的社区义工组织成员,将充分发挥其在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的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作用,对整个社区体育的建设、发展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3.2.2加强科学健身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橱窗黑板报、运动比赛等各种媒介,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有效休闲的概念,使老年人树立全新的健康理念,更为积极地投身科学健身的行列,坚持“实用、可行和多元性”的原则,真正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3.2.3社区体育的开展应当与科技、文艺、卫生等学科紧密配合,这也是加强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把科技、文艺、卫生的知识与有效休闲联系起来,使得老年体育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真正作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3.3精心组建各类老年健身群体,开展社区间体育竞赛。
社区老年健身群体的匮乏,一直是制约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瓶颈,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调查显示,老年人喜好的健身项目具有传统性、韵律性、弱对抗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可基本分为四大类:武舞类,包括太极拳、木兰拳、气功、交谊舞等;球操类,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秧歌、腰鼓、健美操等;棋牌类,包括象棋、军旗、围棋、桥牌、麻将等;休闲类,包括登山、游泳、钓鱼、旅游等。因而,在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地开展社区间的老年体育竞赛,势必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地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建设。
3.4规划社区体育设施,改善社区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当今现状是由于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数增多和要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内的健身场地、设备器材等“硬件”设施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有些场地、器材年久失修,成为老人健身锻炼的不安全因素,势必影响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健身环境,成为社区体育建设工作的关键。
4.结论
体育的功能、价值、作用决定了它在老年人提升晚年生活品质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完善社区体育建设,构建有效体育休闲模式,使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能够帮助老年人走向有效休闲状态,日益成为解决人口老龄问题中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通过加强社区体育的建设,将能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拓展精神世界,是脚踏实地地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方针政策,创造一个代际和谐、人人共享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学举.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R].2003.
[2]张洪谭.试论社区体育的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2):25-30.
[3]原新.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展望.人口学刊,1999年6月号.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6.
[5]曹卫等.论余暇、休闲、体育三者之交融[J].体育与科学,2005,(3):35-36.
[6]舒盛芳.闲暇体育的社会价值[J].怀化师专学报,2005,(5):75-76.
[7]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