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相关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艳

  摘要: 以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理论为基础,笔者对日照广播电视大学15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研究。拟从三个问题出发: 1.研究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的状况;2.研究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3.研究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关系及不同种学习风格下是否存在与其最为相关的语言学习策略。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详细讨义。
  关键词:学习风格 感知学习风格 学习策略
  
  一、引言
  
  学习风格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而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研究则形成于80年代和90年代。感知学习风格的研究是20世纪学习风格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一般认为,学习者有四种基本的感知学习方式:视觉型学习者(visual learner)、听觉型学习者(auditory learner)、体验型学习者(kinesthetic learner)和动手操作型学习者(tactile learner)。也有的研究者把体验型学习者和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合二为一,称之为“触觉型学习者”(haptic learner)。此研究中采用Reid (1984)[1]的调查问卷,又增加了小组型学习者(individual learner)和独自型学习者(group learner)。
  感知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接受外界信息时,在某一种学习模式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例如,通过视觉学习方式最有效的学习者可称为“视觉型学习者”;通过听觉方式学习最有效的学习者可称为“听觉型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活动最有效的学习者称为“体验型学习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学习最有效的称为“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喜欢小组讨论和喜欢独自学习者,分别称为“小组型学习者”和“独自型学习者”。
  国外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中期,现阶段我国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已比较成熟和系统,研究领域涉及英语学习中的各个层面,如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力策略、交际策略等。学习策略的定义,学术界存在诸多分歧,其定义强调两点:(1)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2)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行为可以是外部活动,也可以是内部活动。[2]
  概念的多义性造成了归类的多样性, 学术界在归类方面比较认可的有O’Malley和 Chamot(1990)[3]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与策略。三种策略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即元认知策略高于其它两种策略,并且每种策略又分若干子策略。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与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接触语言的机会。
  Oxford (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二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不存在等级关系。直接策略指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发生直接的联系,间接策略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用直接的联系。直接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问题:
  (1)研究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的状况;
  (2)研究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3)研究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关系及不同种学习风格下是否存在与其最为相关的语言学习策略。
  2 受试者:
  受试者来自日照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150名本科生,年龄相仿,其中包括80名男生、70名女生。为打消学生顾虑,笔者就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向受试者做出说明,一方面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另一方面表明本研究的测试成绩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无关,并对问卷中相关词语进行解释,让每位同学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如实作答。
  3 研究工具:
  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包括(1)个人简况,(2)Reid (1984)的感知学习风格偏爱调查表,(3)Oxford (1989) [4]的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每题之后有5项选择:A几乎完全符合、B基本符合、C不清楚、D基本不符合、E几乎完全不符合,它们分别被赋值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
  
  三、结果及讨论
  
  1 感知学习风格问卷结果
  
  按王初明(1992)的标准: 如果某一学习方式的平均值≥15(3×5),那么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如果得分≤15,便是该生不喜欢的学习方式。从平均值看,所有学习方式的平均值都大于15,这说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喜欢多种学习方式,其中动手操作型和独自型学习者较多,学生比较不喜欢小组型和体验型的学习方式。
  大多数学习者属于动手操作型,与老师的传统授课方式密切相关。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以讲解课本和应试技巧为主要授课方式,致使学生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机械地记笔记、划重点、课后做练习等学习活动。其次为独自型学习者,课上、课下学生仍以独自学习为主;英语学习中合作型的学习活动比较缺乏,因而小组型的学习者相对较少;听觉和视觉仍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学习者也占据一定比例。
  2 学习策略问卷结果
  
  按Oxford (1989)的标准:如果某种学习策略的平均值在3.0-5.0间,属于高频使用策略;平均值在2.5-3.4间,属于中等使用策略;平均值在1.0-2.4间,属于低频使用策略。从平均值看,所有策略的使用平均值在2.5-3.4之间,这说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处于中等水平。
  二年级学生,在监督和调控自己学习方面,都有很强的意识,相当多的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同时,专业英语
  四、八级考试对学生也有很大影响,为了通过考试,很多学生学习比以前更加刻苦,因此,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比较频繁;课堂活动和课后有关英语的活动开展很少,所以社会策略应用不是很多;学生们也常使用补偿策略,例如,阅读中会使用猜词策略来补充语言知识的不足。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学生们会减少对记忆策略的使用。
  3 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相关关系问卷结果
  
  从表中可看出,视觉型的学习者常采用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P<.05);动手操作型的学习者常采用记忆策略(P<.05);体验型的学习者多采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P<.05);小组型的学习者多采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P<.05);独自型学习者多采用认知策略(P<.05)。体验型和小组型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最为丰富,其中,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是最为常用的学习策略。
  小组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失败和焦虑,因此,此类型的学习者情感策略运用较为频繁,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会主动采取自我鼓励、自我表扬及奖赏等心理情感调节,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针对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优化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优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传统课堂中,教师居于支配地位,面对众多学生,采取统一教学模式,极大地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新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全面了解授课对象的学习风格差异,以学生为重心,注重学生个人特点,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来组织教学。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把眼、耳、口、手等多种感觉通道利用起来,就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语言材料以文字、图画、声音及其它形式充分展示出来,这样不但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感知需要。
  2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培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开展短期或长期策略指导和培训。短期培训,如教师可通过课堂讲座、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进行策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长期培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策略的训练和系统的强化,如教学生如何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猜词、如何利用标题和图片进行信息预测等。
  3 通过多种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运用,帮助学生丰富和扩展学习风格。
  特定的学习风格偏好与某些学习策略是紧密相关的,如小组型学习者偏爱情感策略,通过情感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增加信心,克服困难;社会策略包括同别人合作、询问问题等;向学生进行此种策略的指导和培训,有利于独自型学习者丰富和扩展学习风格,等等。
  
  参考文献:
  [1]Reid.J.M.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02-207.
  [2]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91.
  [3]O’Malley.J. M,&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Heinle & Heinle,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