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考试专业选择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小莲
摘要: 自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自考现状出发,在分析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专业管理模式、自考学历认可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影响考生选择自考专业的重要因素,旨在为广大准自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自学考试 专业选择 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分析
1. 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高等教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的一大教育瑰宝。
2. 自考专业管理模式结构优化
近年来,自学考试专业管理进行了改革,自考专业设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功能进一步凸显。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自学考试在开考专业方面向着多品种小规模的方向发展,尤其在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紧密结合方面体现得更加透彻。在新开设的专业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与部分专业课程互认已成为一种趋势。
3. 自考学历国外认可度高
自学考试发展至今,其学历不仅受到国内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也承认我国的自考学历。据了解,截至2005年,已有23个其他国家承认我国自考学历,而且这种认可包括学历互认和学分互认。单科成绩比较高的自考生在申请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成功率更高。
二、影响考生选择自考专业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考虑四要素来决定。
1. 需要――自考专业选择的心理学基础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自考专业选择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普遍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一种心理倾向性,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 兴趣――自考专业选择的助推器
在现今这个知识为本位的社会,新兴、边缘、跨学科行业不断涌现,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化。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激发强烈的动机,使人乐于付出更多努力;没有兴趣,学起来就会很被动,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半途而废。考生所选的专业,适合个人的兴趣,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反而会成为一种乐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就会有一种持续的动力,能不断攀上新台阶,通过各门功课也会比较顺利。
2. 原有知识结构――自考专业选择的奠基石
自学考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选择自考专业一定要根据现有的基础,结合原有知识储备和自身学习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跟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会发生积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织,使学生获得关于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心理意义,对新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考生选择与现有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专业,可以先查看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看是否与自己现有的文化基础相适应,大致估计出学习中的难度。
自考开设了很多专业,各专业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不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把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对个体能力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学起来会轻松,有利于发挥潜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只有选择与自己原有知识储备相近的专业,才有利于发挥专长,获得成功。
4. 学习目的――自考专业选择的驱动力
在数以万计的芸芸考生中,有的考生为了圆“专业梦”、“名校梦”参加自考;有的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参加自考;此外,还有部分考生为了获取学历证书加入到自考大军中等等。但是,无论是哪类考生,都必须明确自己出于何种学习目的。如果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选择专业就应该选择顺应时代发展,贴近时代脉搏的专业。有人说英语和电脑是人们进入21世纪的“护照”。所以,选择英语、计算机专业的考生一直居高不下。近来,由于上海各类国际会议的增加、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会展类专业、物流管理类专业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如果是为了弥补高考时留下的遗憾,就可以侧重选择“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等名校的理想专业,只要符合学校学位办规定的条件,同样可以取得该校的学位证书。当然,从每年的报考人数中也不难发现,为数不少的硕士、博士也加入了自考,这类高学历者大都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选择专业时侧重选择“法律”、“会计”等。还有部分在职人员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岗位知识参加自考,该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相应专业,如目前在岗的临床护士、护士学校的教师、护理管理干部等可以相应选择自考护理学(本专科);从事汽修等工作的在职人员可以选择自考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长久以来,无论是高考、成考还是自考,只要谈到专业选择,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专业“冷门”和“热门”。事实上,“冷”、“热”必须是学有所成后甚至未来更长时间内才能表现出来的“冷热”。现在的冷门专业,几年后或许会成为热门。计算机专业在二十多年前是十足的冷门专业,但很快变成了大热门,并分化出许多岗位,各岗位人才需求又有很大差别。考生可查询“紧缺人才目录”及有关部门和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人才需求数据来预测。
总的来说,任何一个专业只要搞深了,都是一种资源的拥有,靠这种资源就能分享社会的财富。有人说现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但这种知识却不是天南海北的大杂烩,它实际上是一种专家知识,这种知识越专效益才越大。天下没有冷的学问,也没有冷的专业,只要精于某专业,精通某项技能,你就是专家。
参考文献:
[1]熊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王志武.自考教育与社会发展.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11.
[3]葛洪贵.主考院校多元制模式对自考专业体系建立作用初探.教育与考试,2007/3.
[4]李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