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武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效率 提高 注意问题
  
  在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谈一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生正处在各方面都迅速成长的时期,其较为突出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师长有“逆反”心理,表现为不愿意服从安排和管理,自我表现欲望强,希望突出个体存在。
  处于朝气蓬勃阶段的中学生,由于身体发育日趋成熟,他们从心理上非常渴望独立,希望能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师长们。因此,如果教师以传统的“灌输”方式教育他们,就会激发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得教学活动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发掘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学生可以接受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活动。
  2.希望得到成年人认可,自尊心强,敏感而容易受伤害。
  中学生普遍希望获取成年人的认可,表现为喜欢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观点。因此,他们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站在平等的高度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不动辄对其进行批评教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于中学生而言,所谓赏识就是对他们给予肯定,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3.承受很大压力,情绪容易波动。
  现在的中学生都承受着很重的压力,因为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年少的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躁不安、迷茫失落,甚至绝望的情绪。我们所在的时代,是激烈竞争的时代。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家长的殷切期望、身边同学的刻苦情景、社会上的诸多言论都增加了学生身上的压力。仍显稚嫩的他们,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心理极度不安的情绪中。一旦有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就很容易崩溃。因此,为了避免给学生进一步加压,教师要学会提高效率来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很多教师都认为,大量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把基础打牢,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家长也不是很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给学生安排的学习时间太长,学生根本接受不了,他们太累了,很多人上课的时候就累得睡着了。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提高成绩?事实证明,如果盲目地为了追求学习成绩,不合理地安排休息、娱乐时间,其结果通常是学生不但成绩没有提高,而且疲惫不堪,难以更好地投入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效率上、质量上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2.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3.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了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熟悉学生的心理行为,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逐渐使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产生认同感,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师要不断探索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中心,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要切切实实把握好上述几个典型的数学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水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