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红云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高中物理新教材直接提出了许多要探索研究的知识,探究性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普通高中,不少探究讨论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学生思维,教师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那么,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好探究性教学的开放度呢?
一、启发与讲授结合,接受与探究互补
讲授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并不排斥启发性的讲授,与灌输式学习不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更强调讲解的启发性,尊重听讲者的参与、领悟和反馈。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笼统地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不能说就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讲授法是以教师用语言系统地讲授、辅以直观演示,学生以接受方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或形式,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着不可否定的优点,教师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法在教学重点、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纯粹的“黑板加粉笔模式”的讲授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探究性教学通过学生的提问、质疑和讨论,训练其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在体味乐趣和主动探索中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不可能将学生所学知识都用探究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其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知识学生有直接经验,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升华,间接地获得他人的经验、结论,然后再总结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两者结合时应做到“讲中有探、探中有讲”。
如,教师在教学右手定则时采用了探究性教学,通过实验得出磁感强度方向、导体相对运动方向,以及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三个方向的关系。结果,这节课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但直到下课,学生还是没有能够得出右手定则。学生对右手定则的探究在这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对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多大的帮助。此处应该合理地将启发、讲授与探究相结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找出三个方向,并把这三个方向用立体的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比较左手定则,最后让学生探究这三个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右手定则。这样,基础中等的学生都能够总结出这三个方向的关系,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有了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结论。
二、选择探究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点接桥梁
普通高中的学生思维水平和探究水平都比较低,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探究,那么可以想象教学效果将会很差,学生学习成绩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物理就没有信心,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对这类层次的学生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就要合理选择探究的知识点,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要全部放开,应就其中一点或几点给学生以探究的机会。
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条件”时,教师试图让学生以完全探究者的身份得出用磁通量描述的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并没有先给出磁通量的概念定义,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能找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并以此条件为基础,提出需要这样一个物理量:描述穿过某个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磁通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完全不明白,不仅没有得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更谈不上找出磁通量这个物理量了。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实验,找出其中能引起感应电流的一些情况:闭合电路的面积不变,磁场变;磁场不变,而闭合电路的面积发生了变化;闭合电路的面积和磁场都发生了变化。接着,让学生思考以上三种情况,并提出如果我们要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它,这个新的物理量应该如何定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有了热情,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支架解决问题,并最后得出结论。
三、注重教学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结果
在对新教材内容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认识上容易认为探究性教学只重过程,不重结果,或者笼统地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行动方面则注重探究的过程,而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方面却只是走走过场。其实,过程和结果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在探究性教学中是同样重要的。
首先,科学概念和原理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任何探究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自我探究能力较差,更应该重视知识本身的作用。无论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获取证据,还是分析资料、概括结论、表达交流,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须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没有知识,探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我们说过程和结果具有同等的地位,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探究活动中,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完全均等的地位。这种同等的地位是总体而言的。完全有可能在某一个探究活动中,知识的地位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在另一些探究活动中,探究过程的地位更为突出。
总之,探究性教学应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对科学探究过程进行优化和模拟。对中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应以指导性探究为主,辅以开放性的探究,在学生探究前和探究过程中,决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探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是同样重要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只有在掌握了较多的知识的基础上才会出现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