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单新荣

  摘 要: 隐喻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认知域的映射,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本文阐述了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词汇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关键词: 认知隐喻 英语 词汇教学
  
  1.引言
  
  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通常以一个词或词组代替另一个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类似或类推性的关系。Weekly(1912)认为“除了同基本的物体和行动外,我们用的每一种表达都是隐喻”。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界限,进入了认知研究的领域,提出了“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隐喻构建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思维以及我们的行为方式”。Richards(1980:38)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隐喻的本质,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将理性与想象结合,是人们理解不能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胡壮麟(1997)认为:“隐喻是各学科通向未来的工具。”束定芳(1998)认为“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说,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是语言的刀脊,它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本文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认知隐喻进行词汇教学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2.认知隐喻理论及其对词语的作用
  
  认知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因而是有目的的,可以控制的。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域(domain)与映射(mapping)概念引入隐喻研究,映射是指将某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去,也是人们使用源域的结构及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去谈论或思考目标域的概念。Ungerer & Schmid(1996:120)认为,“从认知角度看,一个隐喻就是将某一始源域模型的结构映射到一个目标域模型的结构”。Lakoff(1980)把隐喻看作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从认知角度可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其工作机制是将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中。映射反映的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中,形成不同概念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方位隐喻将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方位概念投射击于情绪、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本体隐喻是指将人们抽象、模糊的思想情绪、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有形的实体,从而对其量化、指称和识别,Lakoff等学者将其分为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和拟人隐喻( Personification)。
  传统的词汇教学法认为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甚至将整本的单词背下,但交际时出现焦虑、错误、“石化”等现象,词汇成为学习外语的一大难题。文秋芳(2001)的调查结果:我国大学生“往往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隐喻不仅是词义产生、表达的主要理据,而且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英语中词汇的直接转义、转换、词缀和复合是语言中常见的认知隐喻构词方式,如“cloud”和“mouse”转义为“疑团”和“鼠标”。很多学者认为学生需发展其隐喻能力(metaphoric competence),即对隐喻的意识与理解、掌握运用隐喻的策略,掌握词项的扩展意义(metaphoric extensions of meaning)是学习词汇的重要方法。
  
  3.认知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词义、用法、词汇信息、词汇记忆策略。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隐喻词不仅是实体性隐喻词,而且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概念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可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知、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如“theater”(戏剧、戏院)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为“阶梯教室”、“手术室”,抽象域为“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概念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概念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
  3.1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言使用中,词汇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活本质、躯体经验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于是,其他本无空间概念的内容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一个词的意义具有了不同认知域、不同联系的义项,而支配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就是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在词义变化的各种过程中,许多学者(如陆国强,1999:90-92;王文斌,2001d:250-254)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辐射型(radiation);二是连锁型(concatenation)。前者使词义扩大,后者使词义系统化。笔者认为:词的多义为两者的综合,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映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网络,如:at the station(处所),at five o’clock(时间),at war(状态),aim at(方向),at high speed(方式)等。又如balance一词,不仅指天平“两端的平衡”,还可以说“心理平衡”、“社会发展平衡”、“经济均衡发展”等。人们用同一个词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自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图式变体及从具体到抽象认知隐喻映射。认知隐喻推动词汇以有理的方式演变,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语义转移的钥匙,因此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多义现象是通过隐喻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义延伸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系统性隐喻关系,掌握词汇学习策略。
  Taylor(1995:105)指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范畴的特征是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core meaning),使得不同的多义项附属在同一个词上”。
  3.2重视词的语义场
  语义场就是有意义、有关联的若干词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或者说出现于同一场中,Trier(引自王文斌2001)认为,语义场是介于单个词和整体的词汇之间的一种活的现实,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各个语义场与各个单个的词一样具有被并入一个更大的网络之中的特性,如:由“fishing”想到line,rod,bait,reel,net,lake,river等,子场有fly,rise to the bait,set out bait等。

  3.3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不同人群和人们自身内心世界的认知。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隐喻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隐喻的认知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世界领先,英语中因此有大量与航海与捕鱼有关的传统隐喻,如over head and ears(淹过头部和耳朵)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创造了其他有趣的隐喻:over head and ears in debt(债台高筑);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埋头工作)。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进行介绍,可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正迁移,深入理解词汇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并通过文化差异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
  
  4.结语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它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多义词及词汇运用的理解,加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化难为易,由抽象到具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隐喻思维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隐喻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
  
  参考文献:
  [1]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31.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20-25.
  [3]Low,G.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25-147.
  [4]Richards,I.A.The Principle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12.
  [5]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6.
  [6]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5-261.
  [9]文秋芳.从全国外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24-28.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7-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