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复合图书馆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贡春静

  摘 要: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二者有机结合的新产物,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阐述了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分析了复合图书馆的优势,就复合环境下馆藏资源整合、读者服务工作、复合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等几种途径对高校复合图书馆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复合图书馆 概念 产生 优势 途径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资源越来越丰富,原来印刷资源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加速传统图书馆的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传统图书馆信息化、数字
  化、网络化的水平,建立复合图书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在今后很长历史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1.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产生
  
  “复合图书馆”一词(Hybrid Library),是1996年由英国图书馆学家苏顿第一次提出的,他将图书馆连续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他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自动化图书馆的复合,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而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一说法则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认为复合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过渡,而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崭新的存在形态。它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共存互补,是一个复合体。[1]
  复合图书馆最早产生于美国。199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耗资6000万美元实行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建设传统馆藏文献和数字化信息并存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1995年美国启动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美国记忆(简称NDLP)将其所有馆藏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1998年,英国电子图书馆计划的5个复合图书馆项目开始实施,并运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解决复合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复合图书馆是从数字图书馆大规模研发开始的。1996年,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IBM公司和清华图书馆联手展示“IBM数字图书馆方案”,从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逐渐向复合图书馆倾斜。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了“复合图书馆建设模式与策略”研讨会,聘请国内外对复合图书馆理论和建设研究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讲学,在借鉴发达国家复合图书馆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复合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2.复合图书馆的优势
  
  实践表明,电子型文献不会迅速替代纸质文献,图书馆的馆藏以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共存将持续一个时期,传统图书馆的优势正是数字图书馆的劣势,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又正是传统图书馆的劣势,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复合图书馆,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复合图书馆的优势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信息资源更丰富,来源渠道更多,品种更齐全。同时,各个复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有一定的特色,从而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2)服务范围更广,读者更多,效益更好。复合图书馆不仅为本地,本单位服务,还能为任何地点的与网络连接的用户服务,范围更广,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3)突破时空限制。复合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一天24小时,不分区域,不分远近,都可进行信息资源的存储与传播。
  (4)虚实结合,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与选择。复合图书馆既有物理场所,又有信息空间;既有虚拟信息资源,又有实体文献,可供读者任意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5)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传统图书馆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在复合图书馆时代,由于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共享就能变为现实。
  (6)图书馆的功能更全面,更完善。它不仅会提高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价值与地位,增强竞争力,而且会改善图书馆的形象。
  (7)能使图书馆的发展既符合社会实际,又适应未来的需要。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比较发达的今天,传统图书馆仍是基本的、主要的,但需要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它。因此,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结合,不仅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缺陷,而且适应了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整体需要。[2]
  
  3.建设高校复合图书馆的途径
  
  建设高校复合图书馆比较现实的办法是研究目前复合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实现,为学校提供合适的文献信息资源,促进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我们具体应以分析复合图书馆各项具体功能的实现问题为切入点,就复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整合、复合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复合图书馆人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馆藏资源整合建设
  信息资源整合是建设复合图书馆的核心和基础。高校图书馆要全方位建设虚拟馆藏和实体馆藏,可以购买或租用其他单位的电子出版物或各种数据库,编制专业搜索引擎,开发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数据库和导航系统,下载利用率高的电子文献来充实馆藏,开发利用网络信息,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开发出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以衡水学院为例:衡水学院是衡水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其图书馆在院领导的关注下,新的主体楼早已投入使用,其馆藏得到极大丰富,不论印刷型资源还是电子资源,都有明显的飞跃。衡水学院图书馆依靠自身资源、人才、设备优势,对现有馆藏进行整合,建设适合自己本校情况的复合图书馆,以衡水地区最具影响力、文化历史名人董仲舒为主题,建立了“董仲舒特色数据库”和学院著名教授专用数据库“贺旭志教授读书窗――超星数字图书馆”。
  (2)复合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
  现代图书馆的复合形态说明在我国沿用传统传统方式的信息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利用新工具、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是封闭、单一的,其特点是在所拥有的有限资源环境下,向有限区域的用户提供有限的服务。复合图书馆对服务的要求是: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建立完备的服务系统,提供充分的、个性化服务。用户的任何需求都能最大限度地在这个系统中得到满足。除保持传统的流通、阅览、参考服务之外,还应着重发展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尤其要开展网络化的参考服务,要将馆内服务与远程服务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多形式的混合式服务模式。
  复合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应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特色。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个性化服务要求从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层次着手,为特定群体和个人,特定学科、特定科研项目提供定向的个体化服务。个性服务包括信息推送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研究型服务等方式。信息推送服务是利用信息推送技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送至用户主机上,呼叫中心服务是与企业连成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可24小时全天候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研究型服务的实质是提供知识服务,如直接向用户提供确定性的决策方案等。它是高素质馆员通过高技术手段有效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后作出的分析、判定和决定。另外,复合图书馆还应积极开展网上信息导航工作,如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网海导航”,“学科资源导航”等栏目,链接在线图书馆,搜索引擎,专业学术站点等。[3]
  (3)复合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在现代图书馆的多元化发展的情势下,读者需求多元化的服务,图书馆员的工作已经转向根据读者的需要对文献信息的整合、加工,从简单的借阅转变为深层次的信息咨询等,图书馆服务工作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促使传统单一型图书馆员向复合图书馆员转变。
  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合理使用和提升传统图书馆的人才,引进各种能适应传统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人才。复合图书馆的馆员是传统图书馆员与数字图书馆员的有机融合,是能适应传统与数字化网络化复合环境的人才。从人员结构来说,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外语、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他们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要突出馆员在知识信息领域的建设角色,辅导角色,教育角色与管理角色,馆员要向学科专家和信息专家的方向发展,馆员的知识技能既要广博又要专深。对原来的素质偏低的高校图书馆员要进行再深化教育和培训。[4]仍以衡水学院图书馆为例,近几年利用招聘和引进机制,引进图书馆学、信息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运用激励机制促其取得研究生学历,鼓励在岗人员利用寒暑假到北京大学学习深造,同时调动广大馆员的科研积极性,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全馆共53人,有13人取得副研究馆员职称,研究馆员2人,知识结构较前几年有明显的改观,在复合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4.结语
  
  复合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优势互补,满足读者多元知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使图书馆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和放大。高校图书馆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建设复合图书馆,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进而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祥.复合图书馆思想论.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04):15-18.
  [2]黄宗忠.论复合图书馆的新模式――复合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2002,(3):10-15.
  [3]魏力更.论复合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策略.理论观察,2006,(2):135-136.
  [4]王芳.对高校复合图书馆建设的思考.平原大学学报,2005,(10):11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