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红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阐述了体育教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科学合理地对其调控,全面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情感功能 情感调控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情趣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在体育课中,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与他们的身体状况有关,而且与他们对体育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教师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毫无生命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情感、性格各异、年龄不同的学生。因此,研究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情感理论来改进体育教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紧紧结合当前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不断探索幼师体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品质。在多次的公开课上,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动脑、勇于克服困难、互帮互助的良好风貌得到领导和同学的赞许。
一、丰富饱满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要使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需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接受的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的移情和共鸣,使情感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动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有利于教与学的情感基础。
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要求。在体育课上,教师的一个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一句和蔼关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涛,引起共鸣,提高学习效率。著名的“罗森塔尔”试验充分证明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生间的这种感情的“共振”,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会增强克服困难、战胜阻力的信心,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每个动作,每句讲解,教师都要认真、充满感情地完成,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乐于接受。在这种状态下所进行的体育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动作反应快、接受能力强,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既定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神焕发、情绪饱满,以饱满的情感感染每个学生,使其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二、丰富饱满的情感,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素质教育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提出了时代性的要求。如何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体育课上,既学到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又全面提高多方面素质,方法很多,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充满激情、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心情愉快。愉快、轻松、乐观的良好情绪,活跃创造性思维,增强记忆力,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和环境的影响,充分发挥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那种重视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兴趣、情感培养的传统做法,注重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之以情,授之以趣。兴趣和情感都是非智力因素的组成要素。教师深刻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创造性地开展富有情感的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丰富饱满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状态,进入高效学习的境界。
情感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产生、发展、成熟的。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生动性,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美好而丰富的情感。
三、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感染和强化的功能。
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要新颖。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刺激是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促进愉快学习的条件之一。因此,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新颖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学生会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善于通过讲解示范、项目驱动、情感教学、个别指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快乐性,以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及学生的情感,避免一上课就批评责难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困难,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适宜度,让学生觉得高而可攀,跳一跳够得着,感受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情感状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情绪要适中,要精神饱满、情感丰富、精力充沛地进行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情绪和兴奋性。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去讲解,以优美的姿势去示范,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提问,热情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以充分的信任去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尝试,以敏感微笑的态度去对待偶发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得到鼓励、帮助,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还应以自己对体育工作的真挚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上好体育课,使之终身受益。
学生的学习行为会因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到巩固,因此强化积极的情感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讲清“怎样做”,又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运用正负强化功能,及时恰当地给学生以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负的评价,辅之集体舆论,使其体验不愉快情感,多次反复,以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
四、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情感调控。
所谓情感的调控,就是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种情感变化给予促进和抑制,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积极、有序的情感状态。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个性,提高活动能力和创造力。
中学生情感的变化丰富而强烈,尽管教师在课前进行了情感设计,但在实践中情感发展往往出现偏差。对于这些偏差,在苗头出现之前就给予调控,往往会事半功倍。对于可以预料的情感变化,教师可先设计好情感调控方案,按教学程序有步骤地进行。当然,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瞬息万变,相当多的情况不能预先了解。对于这类情感调控,更应注意适时性,要不断研究学生心理,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牢牢掌握情感调控的主动权。
情感调控要因人而宜,不能千篇一律。所以,情感的调控还要注意适用性,手段和方法要得当,要有针对性。比如,上课开始,为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可以安排集中注意力练习。课的基本部分可设置不同的情境,变化练习条件,以引起各种有益的心理变化。
情感的调控还要适度,考虑学生情感偏差的性质、程度,以及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尽可能地少运用激烈的言辞批评学生,不能夸大错误,以免引起负面效应。调控手法的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润物细无声”。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只有把自己对体育教学和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把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教学理念,如春风细雨般地渗透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和调控,才能使体育真正起到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宝.情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学校体育,1997,(1).
[2]师俭.体育教学的情感运用.中国学校体育,2000,(6).
[3]李正辉.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调控.中国学校体育,20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