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江洪

  摘 要: 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它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意义重大。只要教师在平常教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便会功到自然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优劣之分。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多讲,知识便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教师正常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涂。一个班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教师的心中,不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层培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
  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如我在上《利息》这个内容时,在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在加收20%的利息税时为何不直接把利率下调20%,而要如此麻烦操作,害得我们算税后利息时又要多算一步?”这个问题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金融知识才能答出。而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得非常好。我趁机补充了一些金融知识,简单讲解一些税收和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体育中的数学》一课时,除了学习简单的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我还以世界杯足球赛事和澳大利亚网球赛事为例,补充了分组循环比赛场次计算和淘汰赛比赛场次计算的方法。这些增加的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不需要全部学生掌握,学生也不会觉得增加了学习负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不同数量的知识,培养了数学尖子。
  2.问题设计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课堂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教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答得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个内容时,设计了下列问题:1.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基础知识,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答案。)2.什么叫做比?(归纳概念的问题,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完整地答出来。)3.比、分数、除法三者有何区别?(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答到。)4.数学中的比后项不能为零,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后项却可以为零,这是为什么?(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喜欢答。)好的问题能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要求的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课后用单独辅导来弥补。
  三、课后练习的分层。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长期以来都坚持三套作业。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须巩固的知识。一套是思考题,每日一题,给班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一套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套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择性地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学生可以做到60道左右,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学生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评价学生的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组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学生在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学生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经过这几年的经验,我觉得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便会功到自然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