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彩霞
一、尊重学生人格,利用情感育人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转变,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例如,倡导学生有错必改,包括教材、权威、教师、学生的错误;倡导有疑就问,鼓励大胆质疑和问难;允许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辩论;允许学生犯错,等等,让孩子们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如一位教师问:“当学生回答3+4=8时,你会怎样回答?”一位教师说:“我会说三句话,第一句:很好;第二句:很接近;第三句:还有其他的吗?”看似简单的话,却体现着该老师对学生心理感受的呵护,不是随意地简单地全盘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从中寻找闪光点,以肯定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重新获得成功。
二、尊重个体差异,打下“成人”“成才”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自从认识到这点,我总是乐于对每一个孩子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充分地肯定和欣赏他们,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面对这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主动、自觉地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与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特征告诉我们,小学教育要为学生打下“做人”“成才”的基础。学生成才智力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最关键的不是智商,而是品格、意志、生活习惯、自主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必须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重视“做人”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关心自己转向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关心自然的转化,从遵守纪律只是为了避免惩罚的他律阶段到主动遵守纪律的自律阶段等一些基本的道理。在学校里学习的具体知识在长大以后可能不记得了,但令我们终身受益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学习怎样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班有一个学生,因为智力有障碍,上课没有一分钟能静下来听课,学习成绩很差劲,常常考个位数,但他做事却很负责,每天抢着擦黑板,从不嫌苦嫌累,与同学团结互助,每天都过得开心。抛开学习成绩,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学生,但是现在硬要他和其他学生一样比成绩,这不是勉为其难吗?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我们要正视他的差异,容忍他的行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宽容学生有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美德。
三、树立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一是要服务于全体学生。我们在听他人上课的时候,时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说:“请这节课没被我抽到的同学举起手来,下面的问题可以由你们来回答。”我觉得这些老师是高明的,因为他们明白要照顾全体,服务学生。二是要服务于全面,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进其全面发展。
听到一个案例,我感触很深。一位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班级安排了挑战数学大擂台,每次出十题类似奥数的开放题,没想到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却异常高涨。可是在批卷中发现有的同学只做对了3题,只能得30分,当红红的30分写下去时,那红红的字也深深地刺痛了老师的眼睛,这不是给刚刚有了兴趣的、正热情似火的学生当头一棒吗?也没有达到设立此活动的真正目的,这位教师灵机一动,设立基础分50分,每题改为5分,这样30分就成了65分,原来的及格分60分也变为优秀了。同学们都很兴奋。这位教师时时想着学生,把学生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这种浓浓的人情味不正是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的人文关爱吗?只有教师们深刻理解这种关爱,将其深藏在心中,并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渗入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流露出来。听了这个事例,我更觉得教育工作者应做一个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处处以为一切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
在教育教学中要有人文关怀。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么就不必担心缺少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生为本,从细微处做起,教育需要我们的爱,需要我们的付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