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
摘 要: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各种传统的实验教学,利用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改进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如果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反复练习,那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这也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能替代的。然而在现实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对教学中的一些常规实验略做改进,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实验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学生做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较少、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都可以改成随堂实验。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分子的性质实验”“氧气的性质实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提出实验要求,并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随堂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学生在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同时也意识到创新并不遥远,创新就在自己身边。
二、增加有趣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可以增加利用氨水挥发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利用花瓣来制作碱指示剂,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制作“铜树”,利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鉴别珍珠项链的真伪。如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不妨补充“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泉”“密闭瓶内的小球肿大”等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刻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此外,在做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药品,以及操作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如“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等,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样改进的优点,同时思考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及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只要潜心研究,创新便会伴随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如,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实验。又如,在讲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家庭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体积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代替钟罩,用小盆代替水槽,用小蜡烛代替红鳞,反复进行实验。实验成功者,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失败者,寻找失败的原因。即便是同一个实验,学生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然蕴涵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自身的探究活动中,必然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增补实验,还是改进实验,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以前的旧版教材比较偏向于知识的传授,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弊端。当然,新教材也有自己的缺陷。比如说,教材的编排并不完全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它弥补了旧教材的不足。新课改的理念是倡导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能在实验教学中加之以上改进,将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