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孤立主义的发展历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纪淑果

  摘要: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绍孤立主义的发展历程,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大家对孤立主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关键词:孤立主义;美国外交;扩张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87-02
  
  一、孤立主义的萌芽时期
  孤立主义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大陆的殖民地形成时期。 17 世纪至18 世纪中叶, 随着英国对北美殖民地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的加深, 以及欧洲大国不顾殖民地利益相互之间发生的掠夺性战争, 激起了北美人民的极大愤怒, 孤立情绪高涨。托马斯?潘恩在其小册子《常识》中写道:“美国没有欧洲的关照同样也会繁荣起来, 也许会更加繁荣……美国的真正利益是避开欧洲的争端。当它由于对英国的依赖而成为其政治天平上的小小筹码时, 是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二、孤立主义的形成时期
  美国的孤立主义是以中立主义的形式诞生的。1793年1月爆发了英法战争,华盛顿发布《中立宣言》,宣布对交战双方采取“友好和不偏不倚”的政策。《中立宣言》的付诸实施成为美国最终确立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先声。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发表了对全国人民的告别词, 提出了著名的孤立主义原则并最早阐述了孤立主义的内容,他告诫美国人民:“我们对待国外重大行为的准则是在扩展我们的商业关系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他们发生政治上的牵连。”
  三、孤立主义的发展时期
  杰斐逊担任总统后, 坚定奉行孤立主义原则,并将外交政策定位在“ 同一切国家保持和平、通商和真诚友谊,而不同任何国家缔结纠缠不清的同盟。”21801 年3 月4 日, 杰弗逊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又重申了美国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和平、贸易、同一切国家真诚的友好, 而不同任何国家缔结纠缠不清的同盟。”
  门罗任总统时,孤立主义继续发展。门罗总统于1823 年12 月2 日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门罗宣言》著称的政策声明。《门罗宣言》中的“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均体现出孤立主义的外交选择。门罗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将孤立主义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美洲大陆, 把欧洲势力排除在美洲之外。
  从门罗总统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外交跨出了美洲、进入活动范围更为广大的地区,美国外交政策主要是关注亚洲,“中国则是主要的竞争目标”。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1900年7 月3日向各国发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门户开放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运用到亚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体来说是威尔逊时期,孤立主义陷入低谷,但孤立主义仍然发挥作用。威尔逊是真正向孤立主义发出挑战的第一人。他认为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的结束。他甚至对华盛顿的《告别词》做出新的解释, 认为这位先辈的意思是待羽翼丰满之后, 准备参与国际事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更被他视为天赐良机,威尔逊“十四点”和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反映了美国谋求世界领导地位的政策目标。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 面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再次在美国政坛上显示了巨大威力。1919 年6 月29 日, 威尔逊带着包括国际联盟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返回美国,但是合约遭到参议院的否决。威尔逊为美国设计好的战后世界, 最终在强大的孤立主义面前成为泡影。孤立主义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强大力量。
  四、孤立主义的高潮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罗斯福统治时期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孤立主义主导着美国外交,并达到了它的高潮时期。
  当三十年代初罗斯福决定谋求总统职位时,美国正受到孤立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是国际派的罗斯福也不免跳出了“政治‘狐’步舞”3,他开始屈服于孤立主义。1932年2月2日罗斯福发表的竞选演说中声明,他不赞成美国参加国际联盟。罗斯福还强调声明:“不可以也不应该想入非非的把同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举行一次贸易会议当作是美国参与欧洲或其他任何地区的政治纷争。它也不涉及以任何方式重新提出十二年前的关于美国成为国际联盟成员国的问题。”4在罗斯福发表2月2日演说之前,孤立派就向罗斯福不断施加压力。有“报业大王”之称的孤立派头面人物赫斯特在1932年1月21日以给他的友人科布论茨的公开信的形式,要求当时正参加竞选总统职位的纽约洲长罗斯福公开表明反对国际联盟和所谓国际主义。
  罗斯福在第一个任期中,尽量不与孤立派迎头相撞,甚至在有些场合还迎合孤立派的要求。比如孤立派在对外经济上的关闭政策,使罗斯福对1933年的伦敦国际经济会议大泼冷水,美国拒绝承担任何义务;孤立派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空前的高额保护关税,使英法等国根本不可能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债可是又禁止总统对这些国家减少和勾销实际上无法收回的债务;罗斯福不顾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反对,签署了老牌孤立派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提出的一个法案:旧债未清,禁举新债。国际组织被孤立派看作是“不可接触者”,不仅国际联盟如此,其他一些与国际联盟无关的组织也被国会孤立派拒于千里之外。1935年罗斯福要求美国参加世界法庭,在参议院表决时因不足三分之二的赞成票而遭否决。
  国会孤立派显示力量的一次最引人注目的行动是在罗斯福就任不到一年的时候,著名孤立派北达科他洲共和党参议员杰拉尔德?奈伊要求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大公司与英法的军火的交易的内幕进行调查。参议院在1934年4月决定成立调查委员会。这是国会孤立派对罗斯福的一次旁敲侧击式的警告。
  孤立主义高潮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中立”(下转189页)(上接187页)旗号下的绥靖政策,尤其是《中立法案》的颁布,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达到高潮。1935年,墨索里尼逐步向埃塞俄比亚边境增兵,美国的和平主义者和部分学生反对美国过问非洲战争,参与欧洲事务。孤立主义者还进一步主张实行禁运,对交战双方禁运军火,禁止贸易和贷款。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中立法案”。《中立法》的实施将孤立主义推向了高潮。
  五、孤立主义的销声匿迹时期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入发展,美国将不可避免的卷入到战争当中,他们的孤立主义已经不能奏效。
  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在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并正式实施。“租借法案”使美国从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朝着“国际主义”的方向努力。1941 年12 月7 日,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则将孤立主义彻底打碎。范登堡在12 月7 日那天宣称: “对任何现实主义者来说, 这一天结束了孤立主义。”美国开始向世界主义转变,而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美国在二战中打破孤立主义传统,介入到欧洲乃至全球事务当中。有许多学者说这是孤立主义的结束,我认为,这是孤立主义的销声匿迹,而不是孤立主义的结束,当有需要的时候,美国人还会拿出孤立主义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六、孤立主义的回潮和新孤立主义时期
  二战结束后,孤立主义开始回潮。50年代初围绕对华政策和朝鲜问题, 孤立主义者批评杜鲁门政府在欧洲承担了太多的义务,他们要求美国政府遵循孤立主义传统, 积极干涉中国的革命, 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在越战中失败,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政府在欧洲和亚洲进行全面收缩。
  在孤立主义的两次重大回潮之后,随着外部威胁减弱,美国人在海外失去目标感和“兴奋点”,加之全球化的冲击,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突出,孤立主义于是又浮出水面,并发展成了新的孤立主义思潮。1991年, 美国《外交》季刊主编威廉? 海兰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 表达了孤立主义倾向, 成为引发新孤立主义的导火索。1992年, 布坎南在与老布什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时提出了“ 美国第一”和“ 美国优先”的主张, 新孤立主义泛起。
  新孤立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民族主义及“经济全球化损害论”,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损害美国的繁荣,导致了美国工资水平的降低。美国《新共和》高级编辑迈克尔?林德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美国工人工资的下降和失业。其次,是安全孤立主义。安全孤立主义认为,美国应减少和限制在国外的行动,集中力量应付本国安全和战略优势的挑战。最后,是“美国第一”的环境本土主义。环境本土主义者认为,全球化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美国应重视自身利益和发展。新孤立主义的具体表现包括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拒签任何有关设立国际刑事法庭的条约、执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终止反弹道导弹条约等等。还有,就是美国攻打伊拉克,可谓是空前孤立,美国的行动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对,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是进退两难颇显尴尬。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G帕特森,李庆余译.美国外交政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侯晓莉.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结[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8).
  [3]卢明华.论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7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