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小霞
摘要:教师被誉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如何塑造人、培养人,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国家新课标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那么,怎样更好的诠释新课标的精神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关键词:教学;人文关怀;塑造;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21-01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我们学校里,初二年级有一位学生,他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法院把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做一点小本生意,整天忙于生计,很少管他。就在这样的单亲家庭里长大,这位学生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怪癖,脸上总是挂着和他这个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有时候一整天也听不见他说一句话,同学们都不愿和他多交往。有个学生向我反映,虽然他平时郁郁寡欢,但偶尔发起脾气来还是挺可怕的,这引起我的注意。
为此,我在音乐课堂中有意识地穿插了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比如贝多芬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西部歌王”王洛宾身陷囹圄19年,用血和泪写出了几百首囚歌。接着,我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王洛宾的名言:“我用我的歌声迎接一切苦难。”随后,我请几位学生谈听后感,并特别请这位学生谈谈感受,哪怕一句话也行。这位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开始辞不达意,但最后还是表达了“我要向他们学习”的意思,我为此特别表扬了他。课后我立即与他们语文老师联系,让语文老师布置作文,写上音乐课后感。我特意选了他作文中的几句原话:“我敬佩王洛宾,他是我的榜样”“爸爸太辛苦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爸爸”等。在第二次课堂中表扬他。
二、加强情感体验,寻找真善美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教育应当围绕“人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太大情感上的波折,他们习惯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有些人也就习惯了父母因溺爱带来的宽容甚至迁就。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当务之急。
让学生主动感受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课堂是一个极佳的载体。
小超同学来自初二(一)班,属于班主任眼中的“差生”不守纪律、不爱学习,高兴时他会来上课,不高兴时一连几天看不见他踪影。他平时里打架、上网,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老师们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尽一切办法,他却依然我行我素。
古人去“人之初,性本善”。我发现小超同学比较富有同情心,挖掘出他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以后,我选择了在课堂中进行多重的情感体验这一方式。比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曲调哀怨动听,学生听了能够很快理解一个无依无靠的民间艺人在旧社会的生活感受。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去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给学生在心灵上以强烈的震撼。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了“欣赏音乐作品――情感体验――延伸思考”的思维习惯,慢慢步入“日渐丰富的情感体验――越发的热爱生活――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的良性循环。老师眼中的“差生”小超在一次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在听后感中写到“老师,谢谢你的尊重和理解!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美妙音乐。不知你发现没有我已经变了,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情感体验不单增加了学生对学习以外的天地的向往和关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处世的态度,无形中也增加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培养学生信心和爱心
在当今社会,自信心不仅是一个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精神气质。
小雨同学是我校二(三)班的学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是他在课堂中总是认真听讲,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在一次课堂中,我请他演唱歌曲,却不料引来全班的哄堂大笑,她低着头、红着脸,一言不发。同学们笑得更劲了。这使她更加不知所措。事后我了解到,小雨从不在学生面前唱歌。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发现她不是什么都不会唱,她会唱《隐形的翅膀》,而且很动听。
在一次课上,我请大家表演节目,我又一次请了小雨同学,小雨的脸又红了,过了一会儿,他才慢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时,我非常真诚地告诉学生“今天,小雨同学为我们准备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隐形的翅膀》,大家想听吗?”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掌声哗啦啦地响起来。我看到小雨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又充满了疑惑,我用“无比坚定”的眼光回应好、鼓励她,整个教室也随之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小雨同学开口唱歌了,开始她声音很低,渐渐地,越来越洪亮动听了,同学们听得非常专注和认真,有几个同学还和着节奏用掌声打起了拍子。演唱结束后,同学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看到小雨脸上灿烂的笑容,我想这种笑容肯定是由衷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既然带在了我们头上,那么我们就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宽容”少点“说教”,多些“赞赏”少点“责备”,那样做既尊重了学生人格、保护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