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搞好植树造林 美化生存环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玉

  众所周知,植树造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德政工程。昔日的荒山正在变绿,我们居住的环境正在变美,但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必须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的系统工程,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第一,植树造林是生态建设的核心举措。我们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到更高标准、城乡饮用水源水质要达标、大气质量要保证……这些都与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植树造林则是生态环境建设中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下定决心搞好植树造林工作,增加林草植被,保护森林资源,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不断增强我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植树造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传统上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县,如何破解工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如何破解环境问题对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带来的制约,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关系到我们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到我们目前的、长远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控制污染源、治理污染源上下工夫,更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提高我市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使之充分发挥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既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又是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治本措施之一。
  第三,植树造林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地方的环境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已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而植树造林就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一个绿树成萌的优美环境既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时尚,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方社会文明程度及人们素质的形象性标志。因此,我们要把植树造林与提高发展品位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全方位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工作,努力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四,大搞植树造林,提高生态水平,可以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环境,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植树造林是一项利民富民的大事情,这个事情抓住了、抓好了,就可以带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总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是一项事关全县、事关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植树造林工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是植树造林的前提,所以,相关部门在规划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地块适宜栽植什么品种,什么品种栽到什么地块成活率高,事先都要搞清楚,要多听技术人员和群众的意见,不得闭门造车。同时,涉农部门要加大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力度,做到户户造林,人人植树,只要能有效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只要能有效保证植树造林的效果,群众就会受益,社会效果就会明显突现。
  坚持注重效果的原则。植树造林效果好坏事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低。如果我们耗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轰轰烈烈地把树栽下,而成活率不高,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就会劳民伤财。所以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我们要把成活率作为检验植树工作的唯一标准,确保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要把管护作为确保造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单位要组建和落实林木管护队伍,落实林木管护办法,对造林重点地带要有专人守护,对乱砍滥伐和失火烧山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厉打击人为破坏行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