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光应 宋 琴
现在的小学生对计算感到十分吃力,对于稍微有点难度的计算更是无从下手。相反,有的学生对计算十分喜欢,写出的计算过程推理清楚。看来,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但是,现阶段的小学生,对数学中的计算不感兴趣,不动脑筋去想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去认真探究和探索。
一、首先使学生弄清计算的理由,掌握法则
例如:要掌握乘法口诀,就应理解口诀的来源。如“三五一十五”是表示3个5是15,即:5+5+5=15,这就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同时还要使学生理解口诀的用法,如:3×5、5×3都是用口诀“三五一十五”;15÷3,15÷5同是用前面口诀求商。
二、要加强口算训练
在进行混合计算时,都要用到口算,一个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题,就要多次用到加、减、乘的口算,分数的通分、约分都要用到乘、除的口算,所以,小学1~6年级都应重视口算训练。口算的要求不宜过高,经常出些简单易口算的题目,让学生口算,使他们尝到“甜头”,学生就会对口算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如果一开始就出一些不易口算的题目,学生觉得很难口算,渐渐地学生就会对口算丧失信心。在教学中,应先要求正确,再逐步达到迅速。同时,加强口算方面的练习要有针对性,例如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它的基础是乘法口诀、20以内进位加法和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口算的内容应配合笔算的需要,口算的方式有视算、听算,可以口头回答,也可以书面写出得数,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参加运算。还可以采用口算的方式,以增强同学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例如教师口头报“18+5”,甲生回答:23。教师接着报“加7”,乙生回答:30。教师再报“减5”,丙生回答:25。教师再报“乘2”,丁生回答:50 ……这种短暂的记忆,在笔算时经常用到。又如:53×7,先算3×7等于21,写1脑中暂记2,再算5×7等于35,35+2等于37,结果就是371。
三、应加强计算训练,计算的要求不宜过高,从简单易计算的计算题目引导入门
计算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现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大都在6~13岁,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靠一时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选择一些难度较低,容易计算的题目给学生计算,使学生尝到计算的“甜头”,学生就会对计算题目“上瘾”,也就是说对计算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反,学生一接触到计算就有难度,无从计算,渐渐地学生就会对计算知难而退,从此丧失学好数学这门功课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计算方法的合理与灵活
低年级的小学生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但遇到题目时,不一定能灵活运用。例:他们知道3+6=9,但计算到6+3时仍感到十分的困难。高年级的学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遇到:3÷5+4÷5的题目,多数同学也不善于用3/5+4/5=7/5,来计算。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计算方法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检验和估算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在计算时,只求算出得数,不求正确,不注意检查,需要教师进行辅导和训练,培养他们养成检验的习惯。在计算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经常做估算,例:9007×5积一定是5位数,如果乘出来的不是五位数,就有可能多写了或者少了零。又如:130×98%,积必小于130。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灵活掌握学生的情况,如果一直都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时间长了,他们会对计算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应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让学生们知难而进,越学越有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