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飞
摘 要: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本文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中发现: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现在的学生长大后适应社会,成为一专多能的有用人才,是现代教师亟待钻研的课题,也是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有突出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认知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我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4只鸡,又来了8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表示意义,引出“合并”的概念。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地理解。
二、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内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在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启发思维,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配以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知识。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能帮助学生看清每个细节,更快、更全地建立表象,加深理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化圆为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一些难点就变得简单了。1.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闪烁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上边,突出弯曲感,强调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2.把圆分成32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变直了一些的结论。3.把圆分成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闪烁拼成的近似长形的上边与前一条边比较,得出越来越直的结论,拼成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以上三个层次的演示,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加上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媒体动画拼成过程的演示发现圆分得份数越多,每份则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削弱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教学,可以营造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课堂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电脑在轻快的乐声中显示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创设了一个“小青蛙迷路找家”的情境。每只青蛙身上都有一道题目,每张荷叶上都有一道算式。青蛙身上的题目是用哪张荷叶上的算式解答,那张荷叶就是青蛙的家。学生先同桌互相讨论,再提名学生操作鼠标帮青蛙找家。这里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设置了目标响应功能,如果学生找错了,媒体就立即作出反应:找错了,再找一遍。青蛙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找对了,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儿童特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了轻松愉快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学生有选择地主动获取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讨,既开发了智力,又发展了个性。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最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和谐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