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操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运动员或大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发生各种运动损伤。通过对体操运动损伤的研究调查,初步揭示损伤的一般规律,针对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提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积极损伤后处理,确保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促进体操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操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6-0064-03
  
  1 前言
  
  当前体操运动技术发展很快,其特点是动作难度大、更新快。创伤是运动员系统训练、大运动量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的绊脚石。运动损伤是当前我国体操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伤发生后容易给人不良影响和恐惧心理,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对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的研究,有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调查和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便于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保证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
  
  2 运动损伤的原因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直接原因(即基本原因)和诱因(即外因)两大方面。
  2.1 直接原因
  1)思想麻痹,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有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运动训练中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随意、懈怠,这是造成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之一。
  2)技术上有错误,盲目练习。体操动作的技术性很强,由于训练水平不够导致技术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破坏了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做头手翻、跳马时,及容易造成损伤。
  3)缺乏合理的准备,热身不当。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如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强度安排不当;准备活动过早或过晚;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练习运动内容结合的不好。
  4)教学松懈,组织方法不当。体操练习项目多、内容广、任务重,组织不当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场地设备的特点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如果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都可能造成受伤。训练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放置位置不妥当: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运动时服装、鞋袜、首饰不负合运动卫生要求等,都可造成损伤。
  5)违反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原理,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不遵循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原理对所练习的动作擅自串改,野性太足。如在未能很好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的前提下进行助跑鱼跃前滚翻。某些组织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在运动时可与周围组织发生积压和摩擦。如肩袖肌腱局部组织较弱,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损伤。
  2.2 诱因诱因即诱发因素,它必须在局部负担量过大,技术错误等直接原因的同时作用下,才可能成为损伤因素。
  1)运动负荷(尤其时局部负担量)过大。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2)不遵循循序渐进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把新教的内容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动作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训练课的设计上尤其要注意先后顺序。比如技巧和力量练习,应先技巧,后力量。在训练中为提高训练水平应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强负荷后要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能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练习时既要有量的积累,又有一个超量恢复的过程。
  3)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警惕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较难动作的练习,就可能发生损伤。锻炼者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急于求成、胆怯等,在体操训练中都可成为损伤的发生原因。
  4)未区别对待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各项运动都有它自己的技术动作特点,使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负担量不同,若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引起负担较大部位的受伤。如体操中的靠墙倒立,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过多,容易引起腱鞘炎,重者出现腱鞘囊肿。
  
  3 运动损伤的预防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强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造成残疾甚至危机生命,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运动训练有重要意义,对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迅速提高运动成绩都有积极的作用。
  3.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训练素养平时要加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健康运动新理念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行为和预防伤害事故的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3.2 合理安排训练,正确把握技术的重、难点教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3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剧烈运动之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有专项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训练的基本内容完整衔接。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气象条件和教学训练或比赛的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性较低、锻炼基础较强、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时间可稍长些。另外还要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易伤部位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3.4 严密教学组织,加强科学指导认真检查场地、器械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禁止穿着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严密组织教学,严肃教学秩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训练气氛,要严格控制课堂纪律,使学生能在一个规范、有序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己。对课堂中出现的一切不利于教学的秩序要及时纠正,科学加以指导。
  3.5 理论指导实践,杜绝粗野动作,严格遵守规则加强运动解剖、生理的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杜绝违背运动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原理,在训练中动作粗野,相互逗闹等行为。养成练习不说话,说话不做动作的习惯。严格规定学生在自己练习强化动作定性时,不得擅自串改动作,将娱乐思想带进体操训练课堂。必要时,也可将课堂规则编制成各种图片标语贴于场馆四处。
  3.6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周密设计课时密度和强度由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调整练习密度和强度,在循序渐进中挖掘学生的所有潜力。
  3.7 把握好循序渐进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加强教育,要求学生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过早的追求动作成型化。要合理安排负荷量,由于学生除了训练外还要学习,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强,在学习新动作时,教师要注意正确示范,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开始再到完整动作教学,在一节体育课中要把较难较费力的动作练习放在基本部分的前面或中间:练习的强度和重复练习的次数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安排运动负荷时要考虑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原理,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争取每次都有超量恢复。
  3.8 加强保健指导,对不良身体、心理状态者调整好后才进课堂教练员在训练前应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与询问,阶段性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考察。特别在课中要留意学生的警惕性和注意力、疲劳程度、情绪变化等,发现不正常情况立即制止参加训练。将一切有不良的身体、心理状态的调整好后才进课堂。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
  3.9 区别对待各项技术特点,加强保护和帮助进行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运动的特点之一,是竞技体操训练中经常采用一种有效手段,也是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保护在器械体操练习中十分重要。体操是一项复杂多变,空中动作较多的项目,很容易发生技术错误或失手造成损伤。所以,加强保护与帮助是非常必要的。每个参加锻炼的人,都应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做跳马时,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护身体平衡,当人体快跌到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切不可直臂撑地。
  
  4. 运动损伤及处理
  
  运动损伤在体操训练中会经常发生,此处分两种情况进行介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合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两种情况介绍。
  4.1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运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理因子刺激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冷敷能降低局部组织温度,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的感觉,且有止血、镇痛、防止及减轻肿胀的作用。在早期,伤后立即使用,冷敷后应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热疗能扩张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解除肌肉痉挛,促进损伤的修复具有消肿、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其次,还有按摩疗法、拔罐疗法、针灸疗法等。
  4.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开放性组织损伤的处理急性损伤早期是止血、制动、镇痛、防肿和减轻炎症,处理方法是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局部休息24~48小时后,排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做进一步处理。中期是改善伤部的止血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激素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消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或减少粘连形成。处理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则注血膏或外敷活血、生新的中草药都可选用。晚期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功能,若有粘连瘢痕,应尽量设法分离或软化,处理应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并配合中药熏洗和保护支持带的应用等。
  
  5 结论
  
  体操运动损伤的特征复杂多样,就其损伤的程度而言,以中度损伤为主;上课和课外自主练习是体操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上课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课外自主练习;体操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身体素质差;体操运动损伤的性质,急性占绝大部分。因此应重视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应注意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易伤部位肌群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的训练。建议增设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体操教学各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学生,清楚体操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在训练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尽量做到少受伤,不受伤,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8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