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雪华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告诉我: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训练上。也就是说,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怎样才能理清语文训练的内容和重点,拿出可供操作的训练方法来呢?我在执教《母亲的恩情》时,作了如下探索:
  一、关注课堂问答,培养学生语感
  课堂问答几乎是每堂语文课不可缺少的练习。只是我们在教学时重点追求的,往往是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而不是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的正确与否。如果我们把答问时语言正确与否作为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做到表达完整、言语正确、连贯流畅,并针对存在问题适当给予指导,那么这类表达练习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
  学生通过不断地语言实践,从而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学生的语感也就在这点点滴滴的训练中得到培养。
  二、扣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对语文教学而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强调文本对话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与文本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而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母亲的恩情》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围绕这句话,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师:母亲的千言万语、担忧牵挂都缝进了一针针、一线线中,让我们把母亲的感受读出来吧!
  本教学片断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验母亲的情感,走进母亲的内心,孩子们的感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了,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表达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三、通过句式训练,拨动学生情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我原来以为句式训练这一看似枯燥的训练形式实际上承载着更多的工具性。这堂课上的句式训练却改变了我的看法,也再次证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割裂开来的。还是让课堂来说话吧!
  师:(出示句子)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请注意,这段话中第一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这个问句需要大家回答吗?(生齐答:不需要)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母亲的恩情,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指2人练说)
  【注:这其实就是非常扎实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训练。这也是二年级的一个训练重点。】
  师:比较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哪句话的意思表达更强烈?
  学生练读后纷纷表示反问句的表达更强烈。
  师:在这句话中,母亲的恩情就像太阳的光辉,那么,小草指的是谁?
  生:小草指的是孟郊。
  师:那千千万万棵小草又指的是谁?
  生:老师我明白了,小草指的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儿女。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我们作儿女的,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能举一些你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此时,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疼爱被唤醒了,纷纷举手,争相交流。
  师:让我们带着孟郊的感动,带着自己的感动,来读读这句话吧!
  此教学片断,让我深深地明白: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两者不但不相对立,而且相互依存,只有将两者统―起来,才能形成共赢的局面。语文课要努力实现言语和情感的同步发展,水乳交融。
  我想,语文课的训练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是一种将语言、人文情怀、文化熏陶、思维训练等糅合在一起的立体式、多层次的训练,即无痕训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