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改革的破茧蜕变 课改路上的美丽转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玉清

  教研员的工作,少不了到基层学校去听课,今年到庙坝学校听的五节课,留给我深深的思考和回忆。
  庙坝乡九年制学校共有学生411人,37名在岗教师。起初听说他们在搞感受式教育新模式――“一、二、三、六模式”教学改革,我是心存怀疑的:他们可能是对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机械模仿。一所边远乡一级学校,师资不是很强,教学设备落后,能搞成功一个新模式?怀有一份期待,一份对课改的仰慕,一份好奇,满腹狐疑地走进了他们的课堂,几节课听下来,我深受感动与震撼。
  以往听课中发现的种种问题盘旋在我脑际,和这次听的课反复对比、碰撞!虽然他们的课尚有很多不足,但教育改革迈开了一大步。他们全面推行这种模式教学才一个多月,一个月时间能让学生适应小组学习方式,能在师生中产生较好的反响,能让这种模式走向常态化,不容易!我感到了该校教育改革的破茧蜕变,在课改路上实现着美丽的转身。
  踏进教室,学生6人或8人一小组相对而坐,这样的教室环境是我第一次体验的。上课期间,其他老师可以随便进入某教室驻足听课,学生习以为常,不受影响。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在令人佩服。课堂上多数时候“讲课”的是学生,学生个个是小老师,争着说抢着说,此起彼伏。学生时而在黑板上写,时而站起来向同学讲解,时而在座位上讨论,他们的状态很放松,但他们真是在用心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质疑、自己展示。一个班六七个小组、40多个孩子,几乎是人人在参与、个个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长发挥着很大作用,安排小组成员分工,统计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激励小组成员为小组荣誉不断参与到课堂中,小组长充当教师助手,以极强的责任心组织组员学习,营造了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高彦波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以“读”入手,让学生初读、再读,抠字眼读、重点句读,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点评。老师用极大的耐心让每一组学生都参与,精要点评、适时示范、正确引导,孩子们朗读的一次比一次好。这节课与以往的课相比,高老师没有多少个性风采展示,但我认为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热情更重要。
  赵国忠老师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是一堂有序的课、有生成的课、有精气神的课。课堂氛围让我很享受。先让学生听一段《命运交响曲》,了解贝多芬的身世,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谈感受;在品味揣摩语言时,学生抢答课文精彩句段,老师板书提炼关键词句,点评概括补全学生回答不到位之处,小组汇报展示交流结束后,又让学生模仿描写贝多芬的语言写段话描写本班同学外貌,学生兴趣盎然;谈课后启示,老师将课前精心写的一篇文章和学生分享,激励学生面对苦难挫折时用勇气、胸怀、智慧改变命运,笑对现实。育人于润物细无声中。
  课的设计并不细腻华丽,但都传达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教学返璞归真,学生用心体验。没有用课件,就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用心感受。课堂上孩子们的勇气、较强的表现欲、独特的表达力、令人嘉许的个人创新能力引人注目。课后我反复在想一些问题: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进教研室三年来听了很多好课,但总觉得有些课堂教学经常因内容过多而“赶场”,想面面俱到却蜻蜓点水。多数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而不敢说。这次听的课,老师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且说得精彩。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意识,不同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充满了幸福感。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功夫体现在预习课的筹划、指导、了解,展示课的组织、精点、释难,反馈课的纠偏、整合、总结等方面,而不在于讲得是否精彩、透彻。老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许多课貌似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多媒体综合运用,可孩子们往往却消极被动。生命化教育课题总负责人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对尊严的尊重,对可能健全生命的成全。所以课堂上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生命的缺席与在场。教改的着眼点要基于鲜活生命体的存在,尊重生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反思过去,评价一堂课主要是围绕教师教而不是学生学。今天看来,评价一堂课,标准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大面积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不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生成了新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教师的素质,事实上教师的素质越高,越有利于达到这一标准,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庙坝学校的课改课堂上,我听到了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生命的在场。教育需要去点化或润泽生命,要实现教育改革的破茧蜕变,在课改路上实现美丽的转身,庙坝学校在努力,期盼他们一路走好!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教研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