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活课堂 师生平等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晋霞

  童年时的一件小事想起来至今令我忍俊不禁:一次玩耍,偶然撞见教师在吃饭,内心怔怔地良久:原来老师也要吃饭!那时教师在我心目中简直是一尊神,那么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今,当年天真烂漫的我,从事教育工作已近二十多个年头。一步步走来,我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用一颗爱心去与学生交朋友。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不断尝试激活课堂,引领学生交往互动。伴随着孩子灿烂的笑容,伴随着学生知识一天天丰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师生应该团结协作,平等互动。
  在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构建平等互助的课改中,一次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小事,深深触动了我。那节音乐课要讲授一些乐理知识,课前我精心备课并制作了教具,但上课时学生似乎根本提不起兴趣,我心中顿觉索然无味,便走到学生中一个空位置上坐下。这时,同桌一个扎着马尾辫儿的小女孩,怯怯地向我笑了笑:“老师,学音乐知识真没趣,还是唱歌、表演课有意思,我最喜欢唱《小青蛙》了,‘呱呱呱’”。她还试着用手比划着跳了跳。顿时,一道闪电在我头脑中划过:备课应充分考虑学生这个“主体”;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为什么总是“高高在上”,不能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呢?新课改理念应该适合孩子们天真好动、有形有色的特点――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思考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师生平等互动。于是,我试着将“四分音符”让孩子们模仿小狗的叫声“汪”,学习“二分音符”时模仿小猫叫声“喵”……结果,课堂上沸腾了。孩子们兴趣盎然,收到了意想不到了教学效果。由此我深深感触到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多么重要!在音乐教学中,我坚持了以下几点。
  
  一、表演进课堂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手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择优鼓励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学生更快,能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我与学生在尽情地手舞足蹈中沟通了心灵,升华了音乐视野,从而构建了平等的音乐教学模式。
  
  二、拓展课堂,音美相联,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歌曲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共鸣。我也经常鼓励学生用美术简笔画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积极展开想象,把美妙的音乐变成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我激励他们说:“你们要大胆些,哪怕只是一个曲线、一块色彩,也表达了你们对音乐的理解。”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用绿色表现了广阔田野无限的生机,用红色表现出热烈欢快的喜庆场面,用蓝色表现宁静、安详。艺术是相通的,幅幅五彩缤纷,显得有些稚气而又不适大胆创造的画面,从他们手中随着歌声与音乐流淌出来,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辉,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在平等、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从而再现并创造了美。
  
  三、师生合作互助,器乐进课堂
  
  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吹奏乐器,拉弦乐器,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将乐器引进课堂教学。此外,我和学生一起自制“大乐器”: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子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看着师生一起创造的成果,我和孩子们心里美滋滋,像朋友一样愉快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选择教育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选择教育必须以“爱”和“责任”为基石;选择教育必须树立不断超越自我的境界。我感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新型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新型的“教”与“学”应该是互助合作的。要真正做到这一切,教师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趣的和活力的。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行”,不要轻易否定,要善于激活学生思维。比如在欣赏歌曲《美丽的田野》一课中,教师往往是请同学们把对欣赏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用颜色表示出来,同学们都会选择红色、黄色等等,可是各别学生却选择了黑色,并且他们讲述黑色表示在祖国的田野上贮藏着很多石油……这也是很有道理的。教师要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活动,允许学生思维活跃,并善于引领促进,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最大的收获莫过了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对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认可。前年新春在街上正走着,“妈妈,看,我们的音乐老师,我们的音乐课上得可棒了!”这两句话那样清晰,直入心肺。寒风中,我全身像被打了针强心剂,迈开大步向前走。我知道,这是发自童心的赞溢,是“激活”的课堂奏出的和谐乐章。
  新课程改革中“学之体会、做之体验、思之感悟”将定格在“激活课堂,师生平等互动”的一次次精彩瞬间。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应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魔法师”;教师应是优化教学文化的“领航者”!让我们在课改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城南四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