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学习分化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康志东
初中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比较明显,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很多:①设悬起兴法。②创情境,扫障碍。
2.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增强自信力,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梯级式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顺利完成本梯级的学习任务,此时教师应进一步改革考查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达标后,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也得到巩固。这样,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通过这样帮助他们消除怕学、厌学,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
二、疏导学生的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1.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学生对教师一般性的按部就班,或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根本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老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一下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容忽视,根据他们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待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维护他们心里那微弱的“光”。
3.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三、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提高德育的可行性,增强渲染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肯定要重视德育渗透。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2.在数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育工作就愈来愈艰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严峻问题,必须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探究育才良方,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更好地尽其所学,贡献光和热。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玉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