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娟 黄兴周

  摘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环境素质,促进高校环境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西南边疆大学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教育的现状与不足,从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能推进我国环境通识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西南 边疆大学 环境教育 通识教育
  
  “环境教育”这一名词的诞生,始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中国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它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里程碑。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愈来愈严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对人们尤其是学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需要。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完善中国环境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差,正是由于环境教育不到位所致。公民认识不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阻碍环境教育的发展。在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环境教育和绿色大学教育状况的调查则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性问题的认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把握。大学生生态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宣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并且意识较为薄弱,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普遍形成;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但并未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实际上,这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环境教育问题。
  通常说的环境教育,是指以非环境专业学生为对象的环境普及教育。在环境专业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仍显得十分薄弱和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至今还未能对广大学生进行充分的环境教育,也未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基础工程来重视,使环境教育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而开展环境教育不仅能提高学校品味,增强学校竞争力和为当地社会服务的功能,并且也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鉴于此,对于西南边疆大学环境教育而言,应当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日常教学环节,强化环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并努力开辟公益性的环境实践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成为“绿色人才”,实现传统型办学向“绿色大学”办学目标的转变。
  
  二、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上。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从中国古代“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尊重生命,保护自然”,再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语境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拓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最终目标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阐述了全新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作为其理念支撑的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社会发展的科学化首先是思维方式的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传统思维的扬弃,是对我们以往社会发展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其目的就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实践具有先导作用。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社会发展问题上的诸多思维方式。
  
  三、环境教育课程设置
  
  1,环境教育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Locus)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我国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辉、祝怀新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由于环境问题形式多样,错综复杂,因此,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
  大学环境教育一部分是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专业环境教育,另一部分是面向全校学生、覆盖所有专业、跨学科的普及式环境教育,教育内容以环境伦理学、生态环境与保护、环境教育与参与等为主。这是一种通识教育。因此,与中学环境教育相比,大学环境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和谐发展问题、环境决策问题以及对环境的批判性思考问题等。
  2,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通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其核心是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整全的人格。在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根据专业学科的需要,科学设置通识基础课、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三者间的比例,以较好达到学校环境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环境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但主要围绕环境问题的特点、环境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专题形式,在授课内容的深度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是大学里的公共环境教育通识课程而不是专业课程,面向的学生来自多个学科多个专业,知识背景相差较大。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难易适中,深浅得当,既要覆盖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也要突出一些热点环境问题。根据各校教育结构和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发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学科的作用,将环境教育进行有机渗透。
  
  四、小结
  
  环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我国,部分高校开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课程,但是常常以选修课形式列入教学计划。随着环境教育内涵的增长和外延的扩展,环境教育已向纵深发展成为“卅持续发展教育”,或者是从浅层生态学到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教育。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环境保护类课程则多以“学校课程”的形式开设,而高校的环境类课程名称很多,应根据专业特点等而对内容有所侧重。
  系统的环境科学知识传授是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而言,加强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将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环境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世界观,形成“生态型思维”,并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融人人们的生活实践,进而实现人一自然一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学校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与持续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