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志平

  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以往的“劳动课”不一样――课程的性质和理念不同。《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中讲了许多新的观点。课程性质有6条,课程理念有8条。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是要把握住4个方面。
  第一,这门课是“劳动与技术”课
  它不再是以前的“劳动”。以前,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一些适当的劳动实践,来让学生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热爱劳动的观念和适当的劳动技能。现在这门课定位为“劳动与技术”,还要通过劳动体验来逐渐获得一些技术的素养。
  为什么一定要增加技术、强调技术呢?我们可以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太需要技术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确实有许多重大的发明,但是与我国没有多大关系。我国古代科技发展还不错,有四大发明,天文、数学、医学都领先过,但到了16世纪前后,我们就落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忽然发展起来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里原因很多。有人说,文化是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东西,西方比较贴近自然那一面,中国的文化则比较倾向人的这一面。中国人对贴近人的一面研究得比较多。比如说,我们很早就知道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由5种物质组成,金、木、水、火、土。于是,把人体的所有构造都归入到这5类。然后再用金、木、水、火、土去观察整个自然界,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5种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分阴阳的,人体的器官也分阴阳,大自然也分阴阳,整个世界都分阴阳,最后统一到气,认为人和自然也是和谐一致的,叫做“天人合一”。我们追求这种整体的思维。而西方不同,它贴近于自然,它不断地去追问,自然是什么构成的?分子是什么构成的?原子又是什么构成的?它是一种分析性思维。
  我们的科学发展到整体的思维是靠经验。比如说,中医看病,他是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积累,靠的是经验,所以年纪越大就越有办法――他一看就知道什么病,为什么得这个病,最后又归结到什么什么气。西医看病不同,他首先给你化验,血液怎么样,体温怎么样,收集一堆数据,然后才告诉你什么病。那么,中医看病科学不科学呢?也是科学的,可是这里面缺少一点技术。
  炼金也是这样。我们炼出金子来,全是靠炼金人的经验,他炼来炼去炼出门道来了,成为一种秘诀。你跟着他学,慢慢地,你也掌握门道了。这中间,你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可是西方人他会想,为什么从这里面能找到金子呢?是什么道理呢?金是由什么构成的?于是他们最后会搞出一个技术流程。
  西方人的分析思维比我们好,我们的整体思维比他们好。我们缺少分析思维,缺少技术这样一个环节,再加上我们这个民族历来不太重视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受到了影响。
  这些年,有些国家发展比较快,这与他们对技术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你看德国人特别严谨,我们有时觉得受不了,那么古板干什么,他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思维,对技术高度的重视,使人的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我们太缺少技术了。比如说汽车,从人家进口完整的汽车蛮好的,可是,进口所有的元件,我们一组装就不怎么行了。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一组装就不行了呢?是我们的技术不行,技术工人的素养不行。假如,国民教育里面再不补上这一课,整个国民素质就有缺口,我们的发展就有问题,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有问题。所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来以后,国家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技术创新大会。
  所以,把小学“劳动课”发展到“劳动与技术课”是有它的道理的。我们要特别重视这门课的技术含量,重视孩子的技术素养,而不仅仅是动手做做、劳动劳动而已。
  第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课程的核心
  这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性的、实践性的课程,它还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课程。我们要重视在课程中去培养孩子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要特别重视培养他的创造力,不但让他去动手,还要让他去动脑。我们历来不太重视实践这个环节,不太重视动手,似乎脑力劳动者是劳心者,不要动手,劳力者才动手。这样,脑体就分家了。过去片面强调劳动,今天劳动扫扫地,明天劳动就是栽栽树,没有什么动脑的机会。其实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课程。
  你看,做手工,认识家用电器,认识说明书,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严谨、认真的态度,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了他的创造力。为什么有的人老是觉得除了考试的科目,其他都没有用,都要把它停下来。音乐不考,他就不要上;美术不考,他就不要上;体育不考,他就马马虎虎。就是不知道这些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起重要作用的(是能为高考增加功力的,怎么会影响高考呢?)。整天就在高考的那几门课上搞来搞去,从小学一年级搞起,搞到最后越来越不行,你信不信?
  还有,我们长期以来就是一种标准化的思维、一种标准化的做法,也不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劳动与技术”课要有技术的含量,要有各种技术的要素,包括标准化的思想。同时,要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发挥他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比如说编织,让他自己去编个别的东西,行不行?
  第三,这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课程
  新课程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时候,要有一种多学科的视野,一种跨学科的意识,要有实践的意识,活动的意识。
  现在这门课与以前不同。例如,烹饪,它要认识厨房的设备,要做采购员,要去订一个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里就有一种计划的思想,而且语文、数学、美术、卫生、健康什么课程都涉及到了,不光是像以前把菜放锅里炒炒,不是这个概念。这就是综合,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生活中的完整的烹饪。
  你说烹饪就是做菜吗?即使是做菜,里面有没有文化?为什么扬州菜大家都能接受呢?它既没有北方菜那么咸,又没有四川菜那么辣,也不像苏南的那么甜,更不像海边的那么生鲜。它有它的特点,是一种古代文化里面所追求的中和之美。不那么咸,不那么甜,不那么生,不那么辣,所以大家吃了都对胃口。而它还特别讲究色、香、味,这不是文化吗?你看扬州人的性格,与四川人不同,与广东人不同,与苏州人也不同,其实这些都是相通的。所以扬州菜有它的特点,这当然也是文化。
  所以说,“劳动与技术”课程实际上具有一种多学科视野。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就把它当成单纯的劳动了。那就不能理解这个课程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在这里面让你认识材料,对材料做选择,让你去调查?还有,“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劳动与技术”,它其实也是一个载体。在上劳动技术课的时候,有劳动实践,也可能有社区服务,这很容易整合。可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怎么办呢?其实课程里面已经有一些安排,如怎样收集处理信息,怎样上网,怎样利用

计算机来设计等等。我们实施课程时要有强烈的跨学科意识和整合意识。
  第四,它是以项目为载体的
  项目为载体,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项目引导法”。以项目为引导,打破了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逻辑体系。以往,我们的课程几乎都是知识为本位的课程,都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来结构它的教学内容。因而,有许多课程搞得孩子不喜欢,它不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喜欢做这件事我们就去教它,而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现在应该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我就这样去做,喜欢是这样,不喜欢也是这样。
  数学是这样,物理、语文、音乐也是这样。把知识点排一排,比如说标点符号,总共有18个,然后除以6,每年学3个,可是三年级的时候就看书了,他还不认识这个符号,要到六年级才教呢。这就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其实,你已经认识一两千字了,这几个标点符号想认识还不容易吗?为什么过去的化学课跟现在的化学课不一样呢?老课程的化学课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首先给你元素符号等等。搞得孩子一点兴趣都没有,枯燥无味,拿到化学课本马上就觉得没兴趣了。大人、老师一看,说这有什么难的,学生却说没意思。你是成人世界的眼光,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来处理它。大学老师说,其实进了大学,只要用个把月就能把初中的东西搞定了。可是在那个年龄段他就不愿意,他是形象思维比较好的时候,对有些东西不怎么有兴趣,不能理解。结果学了化学就得出两个概念:第一没意思,第二有污染。因为课程组织形式不行,对化学产生了误解。现在都改变了,新的化学课大家都很喜欢,就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劳动与技术”课程也是这样,不是像以前一样根据知识结构的体系去做,先讲30分钟的知识,然后去实践一下。德国的“劳动与技术”长期以来都是项目引导法,我们新教材的编写就是借鉴这种方法。比如说,学习花卉栽培,不是先讲花,花有多少种,怎样分类,分类以后,栽花有多少种方法,然后,我们再来做一做。而是从项目开始,挑选菊花、牵牛花、水仙花,这3个项目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有栽在水里的、土里的,有根的、无根的。学了这3种花以后,就能知道其他的花怎么栽了。精心选择这3个项目,里面渗透了各种教育因素,它不是知识本位的逻辑体系,而是在做具体项目的过程当中学习应用技术和知识。
  不是说不要知识,也不是说不要技术。我在台湾参观一所职业中学,校长是有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材全部是主题,主题其实就是项目。比如学做西餐,就从计划开始,分析应该是些什么原料,然后到街上怎样去采购选择,回来怎样做。不是先讲多少理论,讲多少知识,而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在做中学。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用项目引导的方法,而不是用知识本位的方法,尤其是“劳动与技术”的课程,项目引导法更加重要。
  项目引导法,也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有许多的课程都用这样的方法。语文里的综合性学习,就有项目的方法。比如《找秋天》,在找的过程当中,听、说、读、写都有了,他融会贯通了。大家先来商量去哪里找,找到以后,大家再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要来说明啊,这就有大家来讨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而且,可能在找秋天的过程当中联想到学习过的一篇散文,或者一首诗,或是看到的一幅画。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项目把各种知识的要素整合在一起,让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具体的、可感的事件,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枯燥的知识。
  其实,怎样让孩子喜欢我们的课程,适合他的心理发展规律,让他们来更好地学习,在每一个学科都有文章好做。我们往往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孩子学习的心理。让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项目引导法让孩子看到的是具体的生动的身边的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想,“劳动与技术”课程,如果说是一个老的课程,是因为以前早就开了劳动课,但是我们说它是一门新的课程,它叫“劳动与技术”。新的课程有许多新的特点,我只是根据我个人学习的体会,强调这4个方面。希望老师们在组织实施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新的思想和观点。你有了而且理解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那么你就会去考虑,这门课怎样做能够符合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性地去实践这门课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606.htm